【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19)

星雲大師 |2017.11.27
1851觀看次
字級
每個人都希望過平安寧靜的生活,只是世間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在平安寧靜中歡度一生呢?人之所以不能在生活裡獲得平安寧靜,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境的干擾,以致影響內心。所謂「心隨境轉」、「心猿意馬」;因為不能「降伏其心」,又怎麼能獲得平安寧靜呢? 圖/普存
每個人都希望過平安寧靜的生活,只是世間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在平安寧靜中歡度一生呢?人之所以不能在生活裡獲得平安寧靜,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境的干擾,以致影響內心。所謂「心隨境轉」、「心猿意馬」;因為不能「降伏其心」,又怎麼能獲得平安寧靜呢?

佛門聯語 19

心安茅屋穩
性定菜根香

心淨國土淨
人成即佛成

心清水見月
意淨天無雲

心空天地寬
意靜風浪平


安靜
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都希望過平安寧靜的生活,只是世間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在平安寧靜中歡度一生呢?人之所以不能在生活裡獲得平安寧靜,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境的干擾,以致影響內心。所謂「心隨境轉」、「心猿意馬」;因為不能「降伏其心」,又怎麼能獲得平安寧靜呢?
吾人若想平安寧靜的過日子,以下數點意見提供參考: 
一、去除無明煩惱:人因為對真理不能明白,對自心也不能看清,因此雖然一心欲求平安寧靜的生活,卻被無明煩惱擾動得不能安住。這就如同一塊田地,煩惱的雜草叢生,真理的禾苗受到雜草影響,自然不能正常成長。所謂「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我們的心湖之水,被煩惱的風吹得翻攪不停,怎麼能獲得平安寧靜的生活呢?只有遠離無明煩惱,讓心田恢復清靜,才有平安寧靜的生活可過。
二、放下得失好壞:我們的心受到外境影響,每天計較得失,分別好壞,以致內心不能平安寧靜。人一有好壞得失之心,就會患得患失,就會記好記壞。其實,人間一切,得也未嘗得,失也未嘗失;好的未必是好,壞的也未必是壞。吾人在紛紜擾攘的世間,能對是非得失放下一些,自然就能提起菩提道念,如此還怕不能過平安寧靜的生活嗎?
三、拋開人我是非:《金剛經》告訴我們,人要獲得平安寧靜,必得要「無我相,無人相」,必得要把是非妄念都能拋到一邊。因為萬般煩惱皆因有「我」,一切執著都為人我;假如能拋開人我是非,心中真能坦蕩蕩、空曠曠,則所謂平安寧靜的生活,不就當下即是嗎?
四、淡泊名聞利養:我們的心境,經常也被名聞利養給攪和得無法平安寧靜。其實世間的名聞利養,都是虛幻不實,是無法永遠存在的東西,但是我們卻加以追逐、攀緣、計較,如此內心那能太平呢?假名虛利在聖人眼中,只是一塊臭肉,我們卻一直追逐這塊臭肉,縱使吃得津津有味,但又怎能有益健康呢?所以淡泊名聞利養是獲得平安寧靜生活的必要條件。
五、遠離顛倒妄想:《般若心經》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想要獲得平安寧靜生活的最好指南。所謂「顛倒」,就是我們把世間上的事理都看顛倒了。菩提佛性是真有,我們認為虛而不實,財色名利是惡事的本源,我們卻爭相執取。有的,我們認為沒有,無的,我們執著為有,一切都好像大夢一場,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平安寧靜,就必須遠離顛倒妄想。
六、熄滅疑忌憤恨:多疑的心、嫉妒的心、憤怒的心、怨恨的心,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中,要想平安寧靜的生活,此實難矣!假如我們把心中的這許多汙染源都去除,把心中這些盜賊都給打敗,內心沒有疑惑而有正信,沒有嫉妒而有尊重,沒有憤慨而有平靜,沒有怨恨而有慈悲,何患不能擁有平安寧靜的生活呢?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冊 p.38


【生活佛法】

●佛法不是叫我們不要快樂,只是佛法重法樂不重世樂。世間欲樂不去一分,佛法法樂就不能增加一分。世樂是短暫的,染汙的,信佛學佛的人不知體證法樂,不知從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種修持法門中體證快樂,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心靈的環保要如何做?就是「心中有佛」。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心中有佛,聽到的都是佛的聲音;心中有佛,說的話都是佛的語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所以,我們雖然生長在這汙濁的娑婆世界,只要懂得心靈環保,也能成為一朵出於汙泥而不染的蓮花。

●佛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以慈悲來化導暴戾,以忍辱來消除怨敵,以智慧來教育頑強,這就是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所以,忠的含義,不僅僅是狹義地盡忠某一個人,或對某種特定對象的恭敬崇拜,忠是更廣義地對大眾的服務奉獻。

●人間佛教是在生活中、思想中修行,因此任何時候都可以修行。比如:修一個「給」字,不論春、夏、秋、冬,何時何地,都可以「給」。給,是無限、無量、無窮、無盡、無止的,將歡喜、信心、希望、方便傳遞給需要的人,讓人間充滿歡樂、和諧。因此可知,人間佛教「是行動的佛教,不是口說的佛教」。

●在我一生中,是「心甘情願」讓我在嚴苛封閉的叢林裡,安住身心十年;是「心甘情願」使我心平氣和地面對各種譏諷與毀謗,是「心甘情願」使我無怨無悔地興辦佛教的文化教育事業,是「心甘情願」讓我立定了弘揚人間佛教的堅強決心,更是「心甘情願」激發起我生生世世做和尚的願心!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修持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