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20)

星雲大師 |2017.11.28
2962觀看次
字級
史國良繪。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佛門聯語 20

天下聖賢仁者壽
世間凡俗禮為先

水因有月方知淨
天為無雲始見高

吉星明月歸天上
白雲青松在眼前

地無寒容春常在
家有芳鄰德不孤


我愛芳鄰
文/星雲大師

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因為芳鄰是你在危急時,可以及時伸出援手的人。
芳鄰是小孩子的玩伴;芳鄰是家庭主婦聊天、心得分享的對象;芳鄰是減低宵小來襲的義工;芳鄰也是作品的賞析者,如陶淵明所云:「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議相與析。」
外出時,芳鄰可以幫忙看家、協助看管孩子、幫忙照顧老人、照顧家中的病患、幫忙餵貓狗、代收報紙信件等;搬家時,芳鄰可以幫忙打掃、搬運物品;婚喪喜慶時,芳鄰可以幫忙備辦;家中器物毀損,芳鄰可以幫忙維修;芳鄰還可以幫忙買菜,甚至於煮了好吃的飯菜、點心,還可以與芳鄰分享,如杜甫的〈客至〉云:「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現代的社會,治安不佳,可以與芳鄰成立夜間巡邏隊、愛心媽媽,以加強保安,預防犯罪的發生;意外發生時,芳鄰還可以幫忙報警、協助緝兇。就如《晏子春秋‧雜上》所說「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闢患也」。
芳鄰的好處大抵有二:一為互相往來,彼此幫忙,給人方便,也給自己方便;二是數鄰聚居,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可以增長知識與見解。因此,除了孟母的「三遷擇鄰而處」外,還有陶淵明的「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有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論語》的「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古人除了選擇與品行高潔者為鄰外,更不惜花費重金「買鄰」,如南梁的宋季雅,為了與功勳卓著的呂僧珍為鄰,花了一千一百萬,買下呂僧珍的側宅,呂僧珍問他房宅的費用,季雅答:「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由此可見芳鄰的重要。
當然,鄰居除了芳鄰外,還有惡鄰,惡鄰是自掃門前雪、品性不端、偷竊、暴力、深夜喧嘩、亂堆垃圾、粗言惡口、窺探、飼養寵物隨處排便等。除此之外,現代的公寓,也有老死不相往來的「鄰人」。
與芳鄰往來,可以見賢思齊、可以導德齊禮,與惡鄰相交,就如《離騷》所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因此選擇芳鄰,是人生的一大課題。而您呢?是別人的芳鄰,亦或惡鄰乎?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二冊 p.149


【生活佛法】

群我二十事

1.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體貼他人,就是愛護自己。
2.遷就他人善事,達成共識;重視民意,才有未來。
3.處世要謙恭有禮,要謙虛受學,要委屈求全,要善解人意。
4.待人處事要能柔和謙虛,慈顏愛語,要讓他人如沐春風。
5.處眾要和諧、和氣、和平;做事要勤奮、勤勞、勤快。
6.待人以誠,人我盡歡;待客以尊,賓至如歸。 
7.見面三句話,相處一回合,凡事要明理,平時多微笑。 
8.恭敬、讚美、包容,是待人處世的三部曲。
9.歡喜時不多言,生氣時不遷怒。
10.要會聽話,摘取他人講話的精華。
11.凡事不要輕易說破,要懂得含蓄的美麗與高貴。
12.責備的話要帶撫慰,批評的話要帶讚揚,訓誡的話要帶推崇,命令的話要帶尊重。
13.待人要誠懇、要熱情、要有禮貌;說話要多說「請、謝謝、對不起」。
14.對青少年要教育鼓勵,對老年人要關懷照顧,對殘障者要幫助輔導,對失意人要體貼規勸。
15.關懷鄰里親戚朋友,彼此守望相助,和諧融洽。
16.承順奉養父母、親翁、長輩,提攜友愛初學晚輩。
17.經常不求回報的幫助他人,多作一些好事,做人間善美的義工。
18.聞善言要著意,而且要能不忘失,更不可做「非人」。
19.凡事要合理,理是公平的、理是正直的、理是大眾的。
20.遇事要有反省的自覺力,不怨天尤人,須知凡事都有前因後果。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附錄‧人生百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