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或強人,哪個是糟糕選擇?

戴定國 |2016.08.28
974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英國BBC記者蓋伊勞尼本月初發表〈堵車心煩,反思前南斯拉夫解體〉一文,寫道:「邊檢站外車山車海。二十五年前,國界根本不存在,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同為狄托掌控。那麼現在,爭取團結是否再次取代分裂?」

南斯拉夫一九二九年建國於巴爾幹半島,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獨立出來。二戰後,強人狄托出任元首,特色是「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

六個共和國包括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狄托執政三十五年,儘管被批評為威權統治,但他的強人形象與能力,被視為南斯拉夫統一的象徵。他當政時,南斯拉夫是區域性的經濟強國。但身為克羅埃西亞人,他嚴厲打壓塞爾維亞族,使國家凝聚力下降。一九八○年去世後,無他人可服眾,聯邦逐漸解體,南斯拉夫成為歷史名詞。

從前六個共和國國界可任意通過,如今天的歐盟,沒有檢查站。月前,蓋伊勞尼從塞爾維亞前往克羅埃西亞,他說:「這裡(邊檢站)讓人憤怒、煩躁、沮喪透頂,穿著制服的人巡邏守衛,神情抑鬱。」

三年前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加劇塞爾維亞人的煩躁。他們憤怒看著克羅埃西亞的車,輕鬆走上歐盟專用車道。英國脫歐,常被拿來與南斯拉夫比較。斯洛維尼亞總理采拉爾說:「我們可以看到選擇,但選擇非常糟糕。」

蓋伊勞尼認為「團結,而不是分裂,才是驅動力。」二戰後,美國不干涉一些國家的強人,因若沒有強人,很難馴服各方,強人是必要之惡。當一些強人被「阿拉伯之春」的春風吹倒後,國家陷入混亂。民主或強人,哪個是糟糕的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