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海洋墳墓…蘇菲,不敢吃魚

戴定國 |2015.05.31
1156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網路

二○一三年某個夏天清晨,住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納瓦.蘇菲(Nawal Soufi)接到一通驚慌失措的電話,提到有數百名敘利亞人乘船橫渡地中海時失蹤。二十七歲的蘇菲身形瘦弱,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她急速做了幾個深呼吸,稍微冷靜下來,然後用手機通知義大利海巡人員,迅速解釋由於自己具有摩洛哥血統,才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並得以告訴飽受驚恐的移民,如何使用衛星電話發出GPS座標,讓海巡人員可以在茫茫大海找到他們。

經過數小時漫長沉默的等待,消息傳來,船上所有人全數獲救,蘇菲總算鬆了一口氣。

從那個早晨開始,蘇菲的手機從不離身,相同的情節重複上演數百次,「隨時都可能有來電。海上的移民大喊:『船上有五百人,我們已經在海上漂流十天,已經沒水喝了。』。」

蘇菲的故事很快就傳開,在眾多冒著生命危險來到歐洲的移民心中,蘇菲已經成為希望的象徵。數千名敘利亞難民對她心懷感激。

今年五月出版了自傳《納瓦,移民的天使》(Nawal, the refugees' angel)。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的「國家報」網站報導,蘇菲已經停止吃魚,排斥吃來自地中海的海鮮,她說:「我一直很怕吃到的魚裡面有人肉…那些消失在茫茫大海的移民,是遭大海吞噬的眾多靈魂之一。」

厄利垂亞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國家,瀕臨紅海,當地的神職人員哲拉已(Mussie Zerai)二○○三年起也接到厄利垂亞人民類似的電話後,她也有類似的感覺,她說:「如果你把它當成一種使命,才有辦法忍耐下去。雖然這是沉重的負擔,但這個世界是如此殘酷的地方。」

哲拉已表示:「還好有像納瓦.蘇菲一樣願意犧牲奉獻的年輕人。我欣賞她的勇氣,尤其對一個來自義大利南部的年輕女性來說,這並不容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