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極端主義 沙烏地是輸出國?

戴定國 |2015.02.01
992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弔唁國王阿布杜拉之逝,此行凸顯美國和沙國關係的重要性。華盛頓正苦於因應中東惡化的衝突,將沙國視為對抗伊斯蘭國的少數堅定盟友。

但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埃德侯賽因指出,「每天,我會和全球穆斯林一起朝著麥加禱告。但我去麥加時,卻滿懷痛苦被迫離開。讓我痛苦的,是在伊斯蘭教發源地肆虐的極端主義勢力。」

在面對伊斯蘭激進主義時,沙烏地處於矛盾:希望結束暴力,又不去面對激進者引以為據的薩拉菲主義。五十年來,沙國一直是全球遜尼派薩拉菲主義的贊助者。

薩拉菲信徒只佔世界穆斯林百分之三,被認為過於嚴格、拘泥字面意思、偏離主流伊斯蘭教。他們是「福音派」,希望他人改信他們那種「更純正」、未受現代性汙染的宗教。沙國政府大力支持薩拉菲派,並提供資金給相關的極端保守組織。

伊斯蘭國公開斬首人質,令人義憤填膺,但人們卻忽略了沙國允許公開斬首。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這麼做,釋放的信號是很強烈而有感染力的。

剛去世的國王阿布杜拉曾嘗試改革,但囿於薩拉菲派而無法展開。阿布杜拉也嘗試進行部分現代化,但又不希望打破王室與瓦哈比派之間延續兩百七十年的部落協議。瓦哈比派是一種樸素的伊斯蘭教形式,與薩拉菲派類似。

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美國難以擺脫的沙烏地噩夢〉指出,阿布杜拉最重要的「遺產」是對革命的鎮壓,遏制阿拉伯之春的影響力。但阿布杜拉還受到美國的庇護,擔心沙烏地政府倒台,取代它的會更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