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

文/星雲大師 |2025.09.11
74觀看次
字級
圖/星雲大師著,高爾泰、蒲小雨繪佛印與蘇東坡之公案《禪話禪畫‧像牛糞》。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圖/Freepik

文/星雲大師

有一天,佛印禪師將要登壇說法,蘇東坡聞說趕來的時候,已經坐滿人眾,沒有空位了。禪師看到蘇東坡就說:「人都坐滿了,此間已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一向好禪,馬上機鋒相對回答禪師:「既然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禪師看到蘇東坡和他論禪,便說:「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那麼老和尚我的身體就當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來,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要留下來。」蘇東坡一向自命不凡,以為準勝無疑,便答應了。

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在哪裡呢?」蘇東坡為之語塞。因為我們的色身是四大假合,沒有一樣實在,不能安坐於此,玉帶就因此輸給佛印禪師。蘇東坡當時還為這件公案寫了一首詩偈: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恆沙妙法王;

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禪床。

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

會當乞食歌姬院,奪得雲山舊衲衣。



佛印禪師更有謝偈一首:



石霜奪取裴休笏,三百年來眾口誇;

爭似蘇公留玉帶,長和明月共無瑕。



這件事情一時傳為美談,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

大千世界一禪床

又有一次,蘇東坡去見佛印禪師,並且事先寫信給禪師,叫禪師如趙州禪師迎接趙王一般,不必出來迎接。這件有名的公案是這樣:

趙州禪師德高望重,趙王非常尊敬禪師。有一天,趙王親自上山參見禪師,趙州禪師不但沒有出門迎接,還睡在床上不起來,禪師對趙王說:「對不起,出家人素食,力氣不足,加之我年老了,所以才睡在床上見您。」

趙王聽了不但毫無慍色,反而更加恭敬,覺得禪師是一位慈祥的長老,回去之後,為了表達內心的敬仰,馬上派遣一位將軍送禮給禪師。禪師聽到將軍送禮物來了,趕忙披袈裟到門口去迎接。徒弟們看到禪師的行徑感到莫名其妙,就問道:「剛才趙王來,師父睡在床上不迎接,他的部下來了,反而到門口去迎接,這是什麼道理呢?」

趙州禪師說:「你們不懂,我接待上等賓客是躺在床上,用本來面目和他相見;次一等的客人,我就坐起來接見;對待更次等的客人時,我就用世間俗套出門來迎接。」

蘇東坡自以為了解禪的妙趣,佛印禪師應該以最上乘的禮來接他──不接而接。可是,卻看到佛印禪師跑出寺門來迎接,終於抓住取笑禪師的機會,說道:「你的道行沒有趙州禪師高遠,你的境界沒有趙州禪師灑脫,我叫你不要來接我,你卻不免俗套跑了大老遠的路來迎接我。」

蘇東坡以為禪師這回必然屈居下風無疑了,禪師卻回答一首偈子說:



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

怎知金山無量相,大千世界一禪床。



意思是說,趙州不起床迎接趙王,那是因為趙州不謙虛,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門來迎接你,你以為我真的起床了嗎?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禪床,雖然你看到我起床出來迎接你,事實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禪床上睡覺呢!你蘇東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見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廣床。蘇東坡以為可以調侃禪師,想不到第二次又輸了。

佛心 VS 牛糞心

又有一次,蘇東坡到金山寺和禪師打坐,蘇東坡覺得身心舒悅,於是問禪師:「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好莊嚴,像一尊佛像。」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佛印禪師接著反問蘇東坡:「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蘇東坡從來不放過嘲弄禪師的機會,馬上回答說:「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

蘇東坡看到禪師被自己譬喻為牛糞,自己終於占上優勢,欣喜得不得了,逢人就說:「我一向都輸給佛印禪師,今天我可贏了!」消息傳到蘇小妹耳中,問道:「哥哥,你究竟怎麼贏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神采飛揚的如實敘述了一遍。傳說蘇小妹天資超人,才華出眾,不讓鬚眉,他聽了蘇東坡得意的報告之後,正色說:「哥哥,你輸了!徹底的輸了!佛印禪師的心如佛菩薩,所以他看你如佛菩薩;而你的心像牛糞,所以你看他也像一堆牛糞!」禪悟的境界是無法偽裝的,必須自身去實證。

蘇東坡再一次輸給禪師。

又有一次,蘇東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職,和金山寺只隔著一條江。有一天,蘇東坡修持欣然有得,做了一首偈子,來表達他的境界,然後很得意的派書僮過江把偈子送給禪師,並囑咐書僮看看禪師是否有什麼讚語?偈子上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意思是說,我頂禮偉大的佛陀,蒙受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經不再受外在世界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風所牽動了,好比佛陀端坐蓮花座上一樣。

禪師看了之後,一語不發,拿起筆來,只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歎自己境界很高,看到書僮拿回禪師的回語,急忙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字,無名火不禁升起:「豈有此理!禪師不但不稱讚我,反而罵我『放屁』。」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已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憤填膺的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你怎麼可以開口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說:「罵你什麼呀?」

「我那首偈上面的『放屁』兩字呀!」

禪師聽了呵呵大笑說:「你不是八風吹不動了嗎?怎麼讓我一屁就打過江來了?」禪的境界是超諸文字語言的,知識言說上的「八風吹不動」,如果沒有真實的證悟,是經不起考驗的。蘇東坡雖然才華超群,但是對於「禪」終不免於知解分別的體會,最後仍然輸給佛印禪師。由上述公案,可以知道「禪」是言語道斷的。

溪聲盡是廣長舌

蘇東坡一向自視文學造詣很高,和高僧往來的公案更是眾多。有一次到荊南,聽說玉泉承皓禪師駐錫此地,機鋒辯才很高,心中不服氣,想去試試禪師的悟境,於是裝扮成達官貴人的模樣去見禪師,禪師看到他,上前招呼說:「請問高官貴姓?」

蘇東坡機鋒回答說:「我姓秤,專門秤天下長老有多重的秤。」

玉泉禪師大喝一聲,然後說:「請問我這一聲有多少重?」

蘇東坡啞口無言,內心大服。

有一天,蘇東坡掛單在東林寺,與照覺禪師談論有關「有情無情」的事,徹夜不眠,至黎明時頗有所悟,做了一首千古傳頌的偈語,來表明他感悟的心境: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首偈語主要告訴我們:對佛法有所證悟的時候,大自然到處都是佛陀的法身圓音,流水溪澗、青山翠竹,無一不在為我們訴說佛法妙諦,能夠如此認識,就能契入禪境,不能如此,即使背熟八萬四千偈子,即使佛菩薩站在你的面前,仍然不能與佛法相應。

蘇東坡在佛法中得到法益之後,非常護持佛教。有一位范蜀公不信佛法,並且非議說:「平生事,非目所見者未嘗信。」蘇東坡聽了說:「怎可如此?吾人患病,請醫生把脈醫療。醫生說:內太寒則服熱藥,內太熱則服寒藥。你何嘗見過脈動,但是對體內的寒熱則信之不疑,何以獨對佛法講求眼見才肯相信呢?」佛理之高妙,豈可用凡夫肉眼來窺睨。

以上所述為文人和佛門高僧之間有名的公案。為什麼歷代有那麼多文人崇信佛教?本來文人學士對人生的體驗較常人為切,對境遇的感悟較常人為深,而佛法的微妙教理,對宇宙人生的闡明,正可以滿足他們追求真理的飢渴,安住他們的身心。文學本來就是發於中,形於外的性情之事,有佛教教理為內容,給予文學鮮活的生命,而不至流於無病呻吟、遣辭造句的文字遊戲。可以說,佛法豐富了文人的生命,開拓了文學的新面貌,而文人學佛則助長了佛法的宣揚,兩者相得益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