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從八月到十月,俄羅斯、、墨西哥、中國及律賓都遭遇強颱、洪水、地震肆虐,東歐及西歐的「小型」天災不盡其數。
九月巴基斯坦地震,外海出現一個小島,高二十公尺、寬九十公尺。十一月,日本東京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爆發,也形成直徑約兩百公尺的小島,日本考慮標示進全國地圖,「增加國土面積」。
小島與國土看似天然之事,中日釣魚台之爭則複雜多了。十一月,北京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日本強烈抗議,美韓相繼表態,但全球廿多國有防空識別區,日本也有,因此對中國來說,日本的叫囂毫無道理。
日本擔心的是中國軍事崛起,日本已決定增加百分之五軍費。不只東海,南海諸多小島也使東南亞多國與中國關係緊張。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十二月航向南海,既是海權與領土的宣示,也是軍事實力的展示。
北極海只有零星只個小島,整片水域冰凍。但隨著暖化、冰山融化,北極航線已非幻想。加拿大十二月向聯合國申請主權,亦即「北極是我家的」,俄羅斯總統普亭反應很快,立即下令增兵北極。
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帶來天災,是科學之事,也要靠政治家的智慧;因此形成的領土主權之爭,則是國際政治縱橫的舞台,除軍事實力,更仰賴政治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