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鄰近住家的餐坊、一間三不五時就去用餐的餐坊,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有變化、百吃不厭的菜色,安心的食材與烹調方式,以及親民的價格;這三要件是消費者的期待,也是
「野菜村生機蔬食餐坊」一直以來經營的目標。
採複合式經營的「野菜村」,店內不僅販售有機食材與產品,現打的生機蔬果汁、精力湯,還有最受歡迎的自助吧,都是鄰近社區居民與上班族,最給力的健康補給站。
營業將邁入十周年的「野菜村」目前有四家連鎖店,長期推廣有機與健康的飲食,無論在業界或消費客群皆累積深厚。蔬食餐坊中所販售的產品都經過嚴選、認證,而自助吧所使用的食材,也是自家所販售;從產地到餐桌,消費者看得見也嘗得到,自然安心。
野菜村生機蔬食餐坊經理吳意華指出,自助吧中生食的食材一律採用有機的蔬果,並且以臭氧殺菌,顧客不必擔心蟲卵附著問題。至於熟食,不但注重食材選擇,連用水、油都不隨便,無論是能量水或健康油,層層把關,就是要以飲食健康為終極目標。
從生機飲食概念出發,野菜村以低溫、少鹽、少油、少糖、高纖的料理方式烹調,堅持保留食材原味,當然也強調吸收到食材完整的營養素。
吳意華說,客人對於野菜村的飲食概念向來認同,反而是哪天哪道菜鹹了點,或是焦了點就會反應,即便是偏好重口味的客人亦是如此。
餐點口味雖然清淡,卻更能彰顯食材的味道。野菜村的客人已是訓練有素,懂得細細咀嚼、體會每種食材的箇中美味。如苦瓜帶子燉煮,不但可平衡本身的涼性,也豐富口感,搭配自釀的梅子,微苦中帶點酸甘甜,滋味絕妙。其他如蘿蔔不去皮、冬瓜皮與子都保留,加入富含酵素的鳳梨皮熬煮高湯……,以有機為前提,方能不浪費一滴營養素,完整呈現食材原味。
野菜村不僅著重人體的健康,也關注環境的健康。直接從有機農場進貨,不採購包裝菜;也不主動提供購物袋給顧客,若客人有需要,則提供二手購物袋。久而久之,連顧客都自動自發提供家中回收的購物袋給野菜村。為避免自助吧不合口味造成浪費,餐點上如手工麵包、饅頭等會做得比較小;並讓用餐者自己倒廚餘,多數顧客都有環保概念,懂得珍惜資源,因此廚餘量極少,而野菜村則將省下的人力成本直接回饋到價格上。
「讓客人吃得起,才叫推廣!」吳意華說,野菜村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編織起農民、通路與消費者彼此供給又相互汲取所需養分的一張網。尤其秋冬之際,有機農場蔬菜盛產,野菜村會幫忙促銷挺農民;因此到了夏季颱風季節,蔬菜價格高漲時,合作的農民也不漲價,回饋一路相挺的消費者。長期培養的默契與情誼,野菜村、有機農與消費者已超越買賣關係,而演變為互信互利的依存感。
嚴選推薦
南瓜濃湯
將南瓜與馬鈴薯蒸熟後打成汁,並加入自製的有機發芽豆漿充分交融而成。濃郁的口感與香氣,讓人回味再三。
蔬菜餅
顧客口耳相傳的招牌,其實做法簡單,材料也簡單。僅是切碎的有機蔬菜、麵粉、水、鹽,以小火慢煎,用單純的料理方式,調製出食材甚至是調味料的好味道。
手工包子饅頭
自助吧中紅不讓的主食,純天然酵母手工製作,無添加,口感扎實、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