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八萬元發酵 過港人群起過動

楊慧玉 |2012.06.16
849觀看次
字級
萬瑞快速道路下方公園恢復生機。文與圖/記者楊慧玉

文與圖/記者楊慧玉

近河的住民,若與河的連繫只剩下回憶,那多令人惆悵!

對暖暖過港社區的居民而言,鄰近的基隆河不但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自小到大的遊憩場,早晚散步、下竿垂釣的好去處。

然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當地河川遭到廢水、垃圾汙染;萬瑞快速道路建成,阻擋了日照,改觀原始河岸;納莉風災肆虐後,沿岸綠意盡失,只剩黃土一片,看在老居民眼裡,只能嘆息。

但這一切,從社區綠美化計畫的八萬元開始有了變化。過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麗美從關懷據點的互動中得知,社區內老人家早期常去河濱活動,她想,如果能使其重現生機,便能讓他們重溫往日美好,也可增加居民活動空間,於是在民國九十九年向農委會林務局申請了社區綠美化經費,種下兩千株植株。

未料,這一小興「土木」,燃起社區老人、婆婆媽媽們旺盛的鬥志,或自費購買、或從自家帶來各式各樣的植物,親手栽種在河濱公園裡,自成一個區塊;還分組照顧、自掏腰包購買所需資材,並維護環境整潔。兩年多來,社區綠美化未曾間斷,河濱公園沿岸已出落得花木扶疏,蜂飛蝶舞,生態也正醞釀成形。

吳麗美說,雖然環境仍有其限制(上方有萬瑞快速道路),但規畫時以耐陰或半日照植物克服;沿岸雜草不施用除草劑,避免汙染河川、生態,並發動淨灘。長期下來,許多昆蟲、鳥類都回來了。

此外,這段河濱公園還有一天然景觀非同凡響,就是歷經千萬年才形成的壺穴地形。吳麗美指出,這裡的壺穴地形十分發達,且密集度及可親近性,可謂全國之冠,她說:「據調查,基隆河約有三千多個壺穴,而暖江段四百公尺範圍內就有兩千零七十四個,且型態完整成熟。」

在社區居民向心力逐漸凝聚之際,也開始關注到大自然所賦予的資源與使命,「畢竟是千萬年才形成的特殊地形,破壞就只在一瞬間」。吳麗美計畫成立「過港壺穴生態公園」,除了維護之外,也設立解說牌、培訓解說義工,並嚴密監控壺穴上方預定改建的暖江新橋工程,是否可能造成損害。

無論是關懷據點、為弱勢家庭設立的「安心學園」,或公園認養的義工,幾乎都來自義工媽媽、「銀髮寶貝班」成員以及退休教師,他們從工作中退下,改為社會服務;而由社區老人成立的「兩千歲醒獅團」更是活力十足且超有環保概念,用家中不用的鍋具自製獅頭和鑼,用廢紙做成長鞭……道具全部自己動手做,充分廢物利用,經常受邀到各處表演。

所謂「萬事起頭難」,過港社區似乎已過了這一關;但在政府經費與計畫逐漸注入之後,維護方面,花錢雇請人力或許是選項之一,但人情味卻可能因此變淡,吳麗美認為,這是階段性挑戰,歷經從有到無以至從無到有,她相信過港居民會更懂得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