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大芥菜變身 沉澱客家好滋味

楊慧玉 |2013.01.26
4303觀看次
字級
梅干菜 圖/記者楊慧玉

朗朗晴空下,酸菜、福菜、梅干菜各自在桶子、竹竿、甕中醞釀著。每到冬季,竹東農村家戶門前庭後、一旁的廣場,處處晾曬著一棵棵大芥菜,隨著時間沉澱出層次迥異、令人垂涎的好滋味。

大芥菜原是客家村中二期稻作與隔年一期稻作期間間作的作物,多用來醃漬成酸菜、福菜或梅干菜,在客家飲食文化中,應用極為廣泛,占有舉足輕重地位。

儘管如此,但專為醃漬而大面積栽培的大芥菜頗為少見。原本種植番茄的竹東鎮蔬菜產銷班第四班班長吳秀乾,十幾年前響應桃園農改場推廣計畫,改種大芥菜,並在許多品種中挑選出最適合加工做成酸菜的品種,備受歡迎,並曾獲選全國農漁百大精品。

芥菜有許多不同品種,有大小之分,也有分鮮食或加工之用。吳秀乾栽培的大芥菜適合加工醃漬;九月栽培,十一月到隔年三月都可採收。吳秀乾認為,酸菜要好吃,最重要的是原料,也就是從大芥菜的栽培開始就得講究。

田裡一棵棵碩大的大芥菜,幾乎和小朋友一樣高。吳秀乾在肥培管理特別用心,也不惜下重本採購品質最好的有機肥;此外,為維護土地健康,不施用除草劑,他說,只要植株夠強壯,雜草便不會造成太多困擾。

至於製作酸菜的流程與技術,吳秀乾以承襲自母親的手藝為基礎,並在老一輩的經驗中尋找更美味的祕訣。他認為,舊經驗有時空背景的限制,因此,了解為什麼這麼做以及找到更好的製作方式,把每個步驟細緻化,成為他至今仍不斷研究的課題。

依循古法以手工、腳力製作的酸菜,有著機械無法揉捻釋放的香氣。在畦上經陽光萎凋一天的大芥菜,以鹽水脫澀一晚,進行初次醃製;消水軟化後,再藉由腳力均勻踩踏,破壞芥菜表皮組織,後續熟成過程才更容易入味;而為顧及衛生,負責踩踏的阿伯用心清洗雙腳不說,吳秀乾也改變傳統踩踏後直接醃漬的工序,將踩踏過的大芥菜以活水清洗過再進桶醃漬。

醃漬過程當然也有美味撇步,在塑膠布上紮實地覆上沙土,不但比傳統用石頭壓鎮施力均勻,還可調解溫濕度。經過十五到二十天的發酵,製程不添加藥劑、色素及防腐劑,只靠鹽水和時間作用,酸脆甘鹹的酸菜便能開封享用,若再經過長一點時間來醞釀或反覆風乾,便成為香氣更濃郁的福菜與梅干菜囉!

吳秀乾栽培大芥菜面積不斷擴大,去年種植八萬棵,今年已達十萬棵,而隨著下一代返鄉投入,明年將持續擴增。吳秀乾靦腆笑說:「說出來怕人家覺得我吹牛,就算景氣不好,我們的訂單還是一直成長。」

既然是在地具代表性的食材,吳秀乾之外,當地也不乏種芥菜、製作酸菜的好手;吳秀乾的堂兄弟吳秀峰便也是種植大芥菜的翹楚,老婆「阿娟姐」所自創的品牌,同樣擁有一票粉絲。這也是飲食文化博大之處,傳承中又各自演化出各種滋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