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給人的啟示,一點都不做作,一點都不勉強,會用一些很自然的方法,啟動你的心扉,讓你開竅。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法融與道信論道
法融禪師,是現在位於南京牛首山佛頂宮道場的地方人士,他在那裡結廬修行,常常以石頭當飯煮來充飢。有時候烹煮過程,煙霧把他弄得眼淚鼻涕直流,信徒看到了,就說:「師父!把眼淚、鼻涕擦一下吧!」
法融禪師回答:「我才沒有閒功夫,為這個俗漢去擦眼淚鼻涕。」
法融禪師對於生命的珍惜、時間的愛惜,有禪心的人,還不能聽懂嗎?
有一次,四祖道信禪師來拜訪法融禪師,看見寺門外有老虎看守,老虎見了道信禪師,一副張牙舞爪的樣子,道信大吃一驚;法融禪師看了,哈哈一笑,說:「老朋友,你還有這個在嗎?」意思是說,你還有恐怖嗎?道信禪師在這一回合,輸給了法融禪師。
法融禪師因為老朋友來,就去燒茶,道信禪師在凳子上寫了一個「佛」字。這時法融禪師燒好了茶,正要坐下時,一看,怎麼好坐在「佛」的上面呢?道信禪師也哈哈一笑,「你也還有這個在嗎?」
兩位禪者以這種方法論道,取得公平,實際上,禪道本來就是平等的,本來就不去分別的,能可以不去計較、不去分別,那還有什麼好爭論呢?
不是為了生氣
金代禪師在寺裡種了好多名貴的蘭花,有一天要出遠門,交代徒弟好好照顧。不料,徒弟在澆水時,不小心把蘭花架打翻了,好多的蘭花都摔壞了。師父一回來,弟子就趕緊跪下懺悔。
金代禪師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安慰說:「我種蘭花,一是為了美化環境,二是為了供養佛祖,我不是為了生氣而養蘭花的啊!」
「不是為了生氣」這一句禪語,值得大家在生活上好好參一參,如:夫妻吵架的時候,要想:「我們做夫妻是為了生氣吵架的嗎?」我們做朋友,假如有意見不合,要想:「我們做朋友是為了生氣吵架的嗎?」養兒育女,兒女不乖,可以好好教育,「難道是為了生氣苦惱而生養兒女的嗎?」所以「不是為了生氣」,就是禪師對人心的一種最好的管理。
磨磚作鏡
馬祖道一禪師年輕的時候,到江西般若寺參學於南嶽懷讓禪師。馬祖喜歡參禪,經常在佛殿打坐,有一天,懷讓就問馬祖:「你在做什麼呢?」「為了成佛。」
懷讓禪師什麼話也沒有說,就坐在他旁邊磨磚;馬祖最初也不介意,不管他,隨他去,但是幾天後,終於忍不住,就問:「你在做什麼?」「磨磚啊!」
「你磨磚做什麼呢?」「做鏡子啊!」
「亂講,磚頭怎麼能做鏡子呢?」「你才亂講,磨磚不能做鏡子,那打坐怎麼能成佛呢?」馬祖忽然有所覺悟。
禪者給人的啟示,一點都不做作,一點都不勉強,他會用一些很自然的方法,啟動你的心扉,讓你開竅。這是禪門對於人心的管理,人心啟悟的訣竅。
馬祖道一禪師是四川人,悟道以後,回家探親,幾十年不見的故鄉,路況都改變了,入村時就問河邊一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請問馬家現在住在哪裡呢?」
老太太一看就問:「你是馬家的小二子嗎?」
他說:「是的。」
隨手一指,「哦!大和尚啊!你家在那裡。」
馬祖就想:「我是一個悟道的人,可是回到家鄉,老太太還是喊我的小名。」可見道真的很難弘揚在父母之邦,於是做了一首詩:「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