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你是探險家》】安頓身心的想像力

文/廖淑儀 |2025.08.10
88觀看次
字級
《你是探險家》 圖/小天下提供

文/廖淑儀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在孩提時期自由等同於想像力,這時期一切都是可能的……童年的我們是出色的魔術師。」——小說家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



災難與戰爭正在發生,就在我們眼皮底下不遠的地方。儘管並非親身遭遇,我們卻難免惴惴不安,居安思危。那些關於心裡的恐慌,恐怕和現實環境一樣急需面對。在讀完《你是探險家》繪本時,便有這樣深刻的感受。總覺得故事應該倒過來讀:從最後妹妹「重新書寫」故事的行為開始反芻,在災難/戰爭中倖存的人們,是如何面對從創傷裡席捲而來的、令人惶惶不安的潛意識怪獸呢?

改變自身命運的動能

《你是探險家》講述的是關於戰爭難民的故事。由伊朗籍作家夏胡爾薩德.夏胡爾傑迪(Shahrzad Shahrjerdi)、畫家迦札爾.法多拉希(Ghazal Fatollahi)共同創作。文字上以「探險家」作為隱喻,描寫了一對小兄妹如何運用想像力,詮釋逃難的艱辛旅程。旅途中,妹妹以天真的口吻和哥哥對話:「探險家?要怎麼做呢?」「探險家像蝸牛一樣,都把家背在身上!」「探險家要跑得比馬兒還快」「風和雨都無法阻擋探險家」……這些輕快的敘述和對話,使具體的事實轉變成故事,升空成為孩子們的遊戲,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想像故事,充滿驚奇與奇蹟。

然而,一旦參照圖像閱讀,才發現落在地面上的故事,其實布滿了戰爭的灰燼。畫家法多拉希以黑白筆觸描繪戰爭對家園和環境的破壞、逃難人們沮喪和流淚的表情,卻以彩色繪製了小兄妹襤褸的衣著。路上的人們多數悲傷沉默,唯有小兄妹的童真對話飄蕩在旅途上。

在故事中,他們是主角,是有行動能力的參與者,而非現實中戰爭的受害者或倖存者。他們擁有說故事的能力,也有改變自身命運的動能。

從這個角度閱讀,《我是探險家》便不僅是一則以難民視角反思戰爭殘酷的文本,更觸及了深層的心理創傷狀態。藉著孩子的想像寓言,小兄妹不僅突破重圍、度過現實上的危機,事後更藉由編寫逃難故事,奪回對自己命運的詮釋權:恐怖的遭遇被轉化成一則英雄的歷險故事。同時也像「糖果屋」童話一樣,妹妹(或姊姊)在歷練中成長、長出勇氣,接替力氣散盡的哥哥(或弟弟),帶領兩人抵達目的地、找到出口。

安住惶惶不安的身心

《我是探險家》最後以整幅彩頁呈現妹妹重述故事的畫面。這一頁,我認為是全書最充滿希望與力量的地方。妹妹帶著恬靜而喜悅的表情,在課堂上朗讀自己創作的故事(我是探險家)。教室上方掛滿綠色紙鶴,紅色的課桌椅與灰色地磚,構成繽紛和諧的色彩組合。

換句話說,現實中的妹妹經由哥哥的想像力故事伸出探索的觸角,從逃難(探險)中獲得能量,最終翻轉自身遭遇,獲得更新生命的力量。

對孩子的隱喻,也或許是對大人(心裡仍是孩子)的隱喻。想像力或許就是自由的指標。獲得想像力,如同獲得遊戲裡的寶物力量,能夠使我們在困境中產生解決危機的能力。若以心理學的語言來說,當孩子(我們)從可預期的現實進入不可預期的世界,就如愛麗絲掉入兔子洞,得以獲得嶄新的視野,不僅可以「沿著傳統日常生活的邊緣行走以尋找通道」,也能「藉由造訪不平凡的宇宙來看清平凡的生活」(《闖進兔子洞》2017)。

這樣的視野,是一種當空飛行的超能力,能在現實的挫傷裡創造嶄新視角,使人重新成為自己生命的詮釋者。在當今社會裡,這份隱喻來得剛剛好。因為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極度需要學習這樣的超能力,來安住那顆惶惶不安的身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