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隨筆】 積極的孤獨 讀農夫的《孤獨症》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2022.06.05
2961觀看次
字級
《孤獨症》 圖/季風帶文化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季風帶文化公司,是位於迪化街的出版社兼書店,其特色是全台唯一以展售或印行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區域出版品的書店,雖也有少數其他地區或台灣出版的書籍,但多數以新、馬華人作家的著作為主。

 特別是馬華文學作家,在台灣文壇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張貴興、黃錦樹等的書,在季風帶都看得到。最近,筆者發現有一本類似台灣插畫家幾米風格的馬華畫家兼作家陳釗霖(筆名:農夫)所寫兼插畫的《孤獨症》,頗值一讀。

以圖文照亮世界

作者農夫在馬國大城市工作幾年後,回到家鄉偏僻小鄉,過著孤獨一人的生活,並自稱只求能以畫畫維持自己的生活,便覺滿足,這本《孤獨症》的出版,便是他生活的寫照。

這本《孤獨症》,大多敘寫自己一個人生活小事或是一些孤獨手記,以一行一行如詩句般的排列,大多看不到任何標點符號。

由書中可以看到,其實農夫的孤獨,並不是孤僻,他孤獨、但不消極;雖然遠離城市,卻也以畫作和文字,來照亮世界的一面和許多人的心靈。中文的 「孤獨」(特別帶有「症」這字,似乎就是一種病症)有點狹義或負面,但西方的孤獨叫「solitude」,如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馬奎斯的《百年孤寂》,「sol 」字源是太陽的意思,孤獨的人也可以把世界照亮。

孤獨只是個性,農夫也曾在城市裡上過班,他也不排斥與人相處,只是喜歡避開人潮或熱鬧的場合;比起跑馬拉松,他應該比較喜歡在森林漫步。他回歸家鄉,寫作、畫畫,甚至種點農作物,寄給友人,雖然一個人生活,卻也在孤獨裡能看見幸福的輪廓。

這樣的人,應該很多,他們溫和而良善,不算不合群,若以幾米的《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一書來比擬,許多年輕人不愛讀紙本書了,是有許多環境和科技變異的因素,同樣的,「孤獨」除了個人性格,也有一些社會的因素,農夫只是以他的生活體驗,寫下、畫下許多類似這樣的人的心聲而已。

隨意念四處飛揚

本書在編輯體例也有特殊之處,就是其目錄分類與內容打散,並不連串,例如「一個人的故事」這一輯主要描寫他個人生活的四個篇章,各分散在第10、68、122、186頁開始,中間穿插著四篇有圖無文字的「不說話的時候」,讓黑色幽默的插圖,緩解讀者對「孤獨」的沉重感。

另外一輯「孤獨手貼」的各篇章,則是農夫以局外人的角度,看世間的孤獨百態,雖較集中,但也不算獨立成輯。故如不先看目錄,從頭讀到尾,會覺得有跳脫感,猶如某些電影並不是故事直述到底,這倒是台灣一般書籍編排少見的方式。但繪本圖書,文字和插圖,也就常這樣無序地,隨作者意念和想像四處飛揚。這社會其實也到處都看得到孤獨的身影,任何人,不是都有想自己獨處的欲念嗎?

因此,孤獨不是誰的錯,也不是病症,只要像農夫一樣,身體孤獨,內心積極與世界溝通,大家還是知道他有顆熱忱的心。他的文字和插畫,絕對是貼近大家心靈某些觸點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