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戰俘紀念碑。圖/莊曉明
台北監獄北牆遺址。圖/莊曉明
文/莊曉明
位於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的中華電信大樓邊牆,已被列為市定古蹟。原來這片牆,曾經是日本時代的台北監獄圍牆。
當年,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囚禁抗日的政治犯,曾於一九一○年創建台北監獄,監獄內部陳設如今已拆除,只遺留下北面與南側的高牆遺跡。而這些牆的石材,則是取自拆撤清朝光緒年間建築的台北城牆,遷移至此重新築為監獄外牆。
這所監獄關過的罪犯不是只有台灣人,甚至連美國人也躲不過被囚禁的命運。
隨著二次大戰末期激烈戰事不斷升溫,一九四四年秋天與一九四五年春天,有幾位美軍飛行員在台灣上空巡航時,因駕駛的飛機遭日軍擊落墜毀而被俘虜,拘禁在台北監獄中。這些年紀僅十九到二十四歲的年輕飛行員,其中有十四名被判處死刑,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九日在台北監獄廣場處決,魂斷異鄉。
然而,日本在戰場上的劣勢已難以挽回。不到兩個月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午十二點,裕仁天皇即透過收音機「玉音放送」,宣布日本戰敗,也讓日本正式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被囚禁的美軍戰俘終得以被釋放返鄉。
為了讓後世了解戰爭帶來的震撼與傷痛,「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與「被俘空軍人員之家屬」在台北監獄遺留的城牆上,共同立碑說明這一段歷史,每年也會定期舉辦追悼儀式。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八十年,這些曾經發生過的點滴歷史,都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