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比狗長壽 腦容量大小是關鍵

編譯/潘楠慕 |2025.08.31
136觀看次
字級
哺乳動物壽命與免疫系統基因數量有關。圖/法新社
從街頭獲救的流浪犬。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為什麼貓咪通常比狗狗活得久?英國巴斯大學率領的一份國際研究發現,像貓這類較長壽的哺乳動物,可能與其腦容量較大以及免疫系統更複雜有關係。

研究團隊分析46種哺乳動物最長壽命潛力(MLSP),並繪製這些物種都有的基因圖譜。最長壽命潛力,指該物種在紀錄上的最長壽命,而非平均壽命,後者易受天敵、食物等資源可取得性影響。

分析發現,較長壽的物種,其免疫系統相關的基因家族,基因數量較多,意味著這是使其演化出更長壽命的一個主要機制。例如,擁有相對較大腦容量的海豚和鯨魚,最大壽命分別可達39年和100年,而腦容量較小的老鼠,壽命僅有1或2年。

也有一些物種腦容量雖然小,卻仍相對長壽,例如裸鼴鼠(mole rat)和蝙蝠,不過,分析這兩類動物的基因組後也發現,其免疫系統相關基因數量,同樣比較多。

這份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免疫系統可能是在清除老化及受損細胞、控制感染、預防腫瘤形成上,發揮作用,因此對於維持較長壽命,扮演重要角色。

報告第一作者、巴斯大學比較基因學博士帕迪亞-莫拉雷斯(Benjamin Padilla-Morales)表示,過去已知腦容量與壽命之間存在關聯,這兩項特徵在演化上常並行出現,這一點可能與較大的腦容量,所帶來行為優勢有關;而這份新研究也突顯出,免疫系統在哺乳動物演化過程中,不僅是對抗疾病,「還令人意外地在長壽方面也發揮作用」。他說:「腦容量與免疫韌性,在邁向更長壽命的演化旅程中,攜手並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