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文/星雲大師 |2025.09.04
118觀看次
字級
禪宗叢林內的一切都很平等,我們從它各種的名詞可以得知,如:住持和尚請大家吃飯,叫「普請」;客堂下令要工作勞作,叫「普坡」;常住慰勞大眾吃茶,叫「普茶」。加了「普」字,就是大家都平等了。圖為江蘇揚州高旻寺有中國第一禪堂之稱的「道海堂」,內部呈等邊八角形,可供五百人同時打坐。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文/星雲大師

如何靜坐?如何參話頭?我們在家裡的床上、地板上、沙發上,坐下來把意念集中,把精神統一,專注在一句話上面。如同貓捕捉老鼠時,目不轉睛、四腳貼地、身毛都豎起來,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念,參話頭就是要用這樣的心力!

瑯琊禪師有一女弟子,問禪師如何參話頭,他回答:「你就參一句『隨他去』吧。」

這位女弟子聽後,行之不退。

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你的先生和一位漂亮的小姐去看戲、喝酒了。」

「隨他去吧!」

又有人跟他講:「今天你家遭小偷了,被偷走好多東西。」

「隨他去吧!」

如果我們聽了他這樣的回答,一定會替他著急,這種事怎可說隨他去呢?

有一天,他和丈夫在炸油條,「吱!」一聲響,悟道了。他靜靜的離開鍋邊,丈夫叫道:「喂!喂!你怎麼走開呢?」

他答道:「隨他去吧!」

丈夫:「你是不是瘋了呢?鍋子的油正熱著,怎麼能隨他去呢?」

這位太太看似不近人情,不近事理,可是他一句「隨他去吧!」在世間上都能逍遙自在了。日常生活中偶爾看到兩個人在交頭接耳,不必以為他們是在講你,「隨他去吧!」看到別人的生活不正常,只要不妨害到你,「隨他去吧!」看到別人有好處,也不必嫉妒,「隨他去吧!」假如在行住坐臥中,待人處事上,能好好運用這一句「隨他去!」不必參禪悟道,日子也會很好過的。

三、叢林的制度與清規

叢林的制度是非常民主、平等的,在分工合作下各司其職,有管生活的、有管禮儀的、有管法務的,如:維那為規矩之綱領;典座為資生之主管,負責調理飲食;香燈負責佛殿的清潔與事務;司水掌民生所需……因各人根性不同,常住會依各人的性向,給予不同職務的安排,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禪林風範。

月潭禪師曾將出家人分三等:

1.能夠廣度眾生、廣結善緣者是上等的出家人。

2.雖不能弘法度眾,但能維護寺院、保護道場,這是中等出家人。

3.不能弘法度眾,又不能保護道場,只知道吃飯、睡覺,這是下等的出家人。

峨山禪師也說出家人分有以下幾等:

1.能夠經得起犍槌的棒喝、打罵,受得了委屈打擊,很堅強的面對種種苦難,這是上等的出家人。

2.雖不能忍耐,受不了委屈,不過對他好,他會感激你的慈悲、你的恩惠,這是中等的出家人。

3.絲毫承受不了委屈,又不知道感恩,只會怨恨、不滿足,常常在你對我好,他對我不好的比較下過日子。沒有禪悅,沒有法喜,這是下等的出家人。

其實峨山禪師的論僧,不一定專指出家眾,我們的社會、國家、公司、家庭的每一分子,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衡量,是上等根性,還是中等、下等?能受委屈,能忍耐的是上等;知道對方慈悲,懂得感恩是中等;凡事都不知道的是下等。我們可以用此種方式來認識身邊的人,了解眾生的百相。

禪門語言 普現平等

禪宗叢林內的一切都很平等,我們從它各種的名詞可以得知,如:

住持和尚請大家吃飯,叫「普請」;堂主老師說法開示,叫「普說」;客堂下令要工作勞作,叫「普坡」;常住慰勞大眾吃茶,叫「普茶」。

加了「普」字,就是大家都平等了、都一樣對待了。叢林除此之外,還有「六和敬」的制度,即:利和同均、戒和同遵、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大家在利益上、戒律上、見解上、語言上、思想上、共住上,都是平等無高下的。

禪宗規矩簡單有序,不像律宗的戒律那麼繁瑣,比如有的禪堂標示著參禪的規矩:

1.不侮辱修行者。

2.不褻瀆三寶。

3.不破壞禪堂團體。

4.不違犯刑事罪行(即殺、盜、淫、擄)。

5.不宣說自己的成就。

另外,百丈禪師也有「叢林二十條規定」:

叢林以無事為興隆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這些都是禪林一些重要的規矩與目標。

四、禪門的生活與修持

一個禪者,他的丰姿、他的形象,都顯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之間,所謂「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走路的時候,如風一樣的迅速無聲,直走不彎曲;坐下來要如鐘一樣的平穩、莊嚴;站立時,如松樹般的筆直;睡覺時,吉祥式的右脅而臥像個弓。有偈語描述禪師之風範,深得其趣: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



念佛的音聲如流水一樣,慢慢的誦出;走路像雁子般的成行列隊,整齊劃一;合掌於胸前如捧水般的端正;站立時,精神飽滿,頭上好像頂著一盤油。昔時中國宮中的嬪妃,乃至現在的世界小姐,也是頭上頂著東西來訓練丰姿、儀表,禪者也是如此的注重威儀。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