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許雅惠
小羊,是我到中部偏鄉小學初執教鞭的第一屆學生。他們小學畢業後,幾乎年年舉辦同學會,都邀請我參加。
那年同學會,小羊已經就讀高職汽修科二年級。學生們到餐廳門口迎接我,他看我幾次倒車不成功,直說:「老師,請你下車!」一下子就幫我把車停好了。我順勢請他幫忙看看水箱,見他熟練地打開引擎蓋仔細檢查,自信滿點,與當年那隻柔弱的小羊不可同日而語,瞬間讓我感動得眼角泛淚。
小時候的小羊安靜乖巧,在大班級裡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空氣型」學生。剛擔任他們小三班導的第一次月考,我發下國語考卷,全班同學振筆疾書,只有小羊皺著眉不時搔頭抓耳、轉鉛筆咬筆桿,偶爾抬頭望向窗外,急切地等待鐘聲響起。我好奇走近一看,發現他的國語考卷幾乎空白,漫長四十分鐘裡猜完選擇題,唯一作答的四題造句竟然全寫著:「許雅惠老師我愛你,許雅惠老師我愛你。」
他的國語只考了三分,家訪後我才明白,小羊來自辛苦的勞工家庭,羊媽媽為了省下昂貴幼稚園學費,讓兒子提早入學,從此溫馴的小羊每天吃力追著大他一歲的同學學習。
我相信小羊不笨,只是慢。我到學校簡陋的圖書室裡翻箱倒櫃滿身大汗,在角落的書堆中找出塵封已久的《國語首冊》,開始一段「與羊共舞」的日子。
在自製教具上寫著聲符和韻符,我們像玩撲克牌一樣學拼音;陪小羊揮舞手臂,體驗「平上去入」的聲調,遇到三連音,他吃力拼著,再伸出手指數滿四個調號,一一唸出後才能確認是第幾聲。有時他是憑直覺猜答案,但直覺愈來愈準了。讀書這件苦差事,變成有趣又具挑戰性,小羊不再愁容滿面低頭小聲說:「老師,我不會。」
他偶爾會帶著餅乾零食來請我,我也笑著接受他的善意。這二十分鐘課間活動時間,變成我們的Tea time。
美勞課有人告狀:「老師,小羊是遜咖,連剪刀都不會拿。」我曉以大義:「小羊有副好心腸,大家要多看他優點,當你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這才是講義氣的真英雄喔!」
孩子們都很善良,有好的引導就有正向的表現。果然,開始有同學教小羊剪紙,還有人借色紙給他,各路英雄好漢紛紛幫他解圍;小羊也因為下課幫忙發簿子,多記同學的名字,人緣變好。
中年級近尾聲,小羊考試時已能獨立作答,不再靠我唸題目等他回答,國語「終於」及格,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蘇格拉底曾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回想起那段與羊共舞的日子,我不但欣慰自己點燃小羊學習的火焰,更謝謝他給我最佳回饋──讓我獻身教育的熱誠火焰始終不滅。(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TWLA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