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以威
去年底因為變種病毒,英國政府只得在耶誕節假期,將倫敦在內的多處封城。根據WHO的評估,COVID-19原本在英國的R0值*大約落在1.1至1.3,變種病毒的R0值則上升到1.5至1.7之間。R0值是指1個人染病後,從染病到復原(或死亡)為止,這個病人平均能傳染給幾個人。實際上,R0取決於接觸頻率、感染機率與病程長短。當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率愈高(社交距離愈親密)、病毒傳染力愈強,或者是病毒持續的病程愈長,都會讓R0值上升。原本在英國COVID-19的病毒R0=1.1,1位確診者平均可以傳染給1.1個人;而新的英國變種病毒的R0值為1.5至1.7,就代表1位染上變種病毒的病人,平均可以傳染給1.5至1.7個人。
明明R0值只有上升0.4,看起來也沒很多,為什麼英國的變種病毒才出現沒多久,新增的確診人數就快取代了原本的COVID-19了呢?讓我們來模擬一個情境,看看變種病毒的威力吧!
COVID-19在英國的R0值=1.1,一開始有10000人染疫;變種病毒的R0值=1.6,一開始只在1人身上突變。假設二者平均感染給下一位病患,需要花的時間(世代間隔)都是4.6天。同學們覺得變種病毒要花多久,才能超越原本的病毒,成為新增案例的主流呢?
答案是:只要傳染25次,花上4.6×25=115天,約3.8個月的時間,新染上變種病毒的患者,就會超過原本COVID-19的新增確診人數。這就是數學的「指數函數」的威力。這個數據可不是空穴來風,也能用實際的資料來驗證。BBC媒體報導,變種病毒最早在2020年9月就被發現,且在同年12月10號超過原本病毒的確診病例數。
從以上數據,我們也能回推變種病毒真正的R0值。9月1號至12月10號是100天,100天÷4.6天,代表約有22個週期。最後只要套入公式,就能得到變種病毒的R0約等於1.67,確實落在WHO估計的區間中,和我們方才的試算相去不遠。
*編註:R0值為傳染係數,假設R0值為3,表示1個確診者可傳染3個人的狀況。
更多好文請上「數感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