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ngtree
文/楊婷婷
會做鴨蛋,想不想也做個皮蛋呢?原來做皮蛋的麻煩也不少,首先,製作皮蛋需要準備鹼性物質,傳統製法是將新鮮雞蛋或鴨蛋清洗乾淨後,裹上生石灰、草木灰、蘇打等鹼性物質及食鹽等材料所調成之泥狀物質,再裹上米糠避免沾黏,最後密封等待時間催化熟成,而快速製法則是將蛋浸泡於「氫氧化鈉」溶液中熟成。
黑箱作業 食安無妨
不過皮蛋熟成的過程猶如一場黑箱作業,溫度與酸鹼程度的微妙變化,都會影響皮蛋最後的成果,因此有些製造商會在浸泡溶液中添加如氧化鉛、氧化銅等物質以穩定製程,來確保製作成品的穩定性,因此食安疑慮由此而誕生,所以我們會聽到皮蛋裡頭有「鉛」的說法,事實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蛋類中重金屬訂定限量標準,鉛0.3ppm、銅5ppm,並定期抽驗稽查,為食安把關,只要殘留量不超標,安心食用無妨。
科學製成 品質保證
了解了含鉛的食安問題,你大概會再問,皮蛋的松針狀結晶花紋又是什麼?也不是什麼重金屬嗎?其實這是皮蛋的蛋白凝膠體內,因長期醃製而產生的結晶花紋,而花紋是蛋白質分解後與鹼性物質反應生成的「胺基酸鹽」結晶,並非重金屬殘留或變質,且花紋愈多通常代表品質愈好、醃製時間愈長。
我們不用再擔心為什麼皮蛋黑黑的、黏黏的,事實上,皮蛋的製程是很科學的,最主要的生化反應,是透過利用氫氧化鈉的氫氧離子滲入蛋內,蛋白在pH值12.0以上會開始變性,pH值愈高,蛋白所需凝固的時間愈短;但pH值超過12.8時,則易造成再度溶解而產生液化的現象。當蛋白的黏度降低而呈液態狀,蛋白質分子間形成分子間氫鍵,使蛋白質分子彼此凝聚在一起,形成具有彈性的鹼性茶黑色透明膠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