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蛋有科學 鹹香好滋味

文/穿山甲 |2025.09.24
1025觀看次
字級
圖/BOB
圖/BOB
圖/BOB

文/穿山甲

早上一碗白粥,再配上對剖的鹹蛋,彈牙的蛋白與流沙般的鹹香蛋黃,相信是許多人餐桌上的好滋味。鹹蛋是一種用途極廣的食材,非常下飯亦能入菜。鹹蛋苦瓜與金沙豆腐經過鹹蛋黃翻炒,可以呈現象徵好運財富的色澤,亦可品嘗出細膩的顆粒感,濃郁酥鬆的味道可以讓料理推上一個層次。在中秋節的月餅與端午節的粽子中,更是常見的配料之一。

營養豐富 色素天然

鹹蛋的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鉀、鐵、硒等微量元素,是優質的營養來源。雖然經過醃製鹽分提高,但其他營養並未明顯流失。然而鈉含量是水煮蛋的9倍之多,稍不留神,一天的鹽攝取量就會超標,徒增高血壓與腎臟負擔,即使再美味,每天也不宜吃過多。

鹹蛋中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兩種天然色素,同屬於類胡蘿蔔素,通常會賦予蔬果橘黃色。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具有相同化學式,分子結構稍有差異,兩者互為異構體,具有典型的共軛體系。不只鹹蛋,醃製前的雞蛋、鴨蛋等同樣含有這兩種色素。然而由於蛋白的水分較多,蛋黃富含油脂,且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為脂溶性,色素較易溶解在於蛋黃中,使得僅蛋黃部分呈現黃色。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生物利用率高,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助於保護視網膜,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

製作祕訣 鹽水紅土

鹹蛋的製作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將蛋放入鹽水中浸泡並密封數周,其二是將紅土與食鹽混合成泥,經高溫殺菌,再均勻塗抹至蛋殼表面,外層再沾以粗糠,防止泥土與其他蛋沾黏。醃製過程中透過蛋內外鹽分濃度的差異,產生不同的擴散滲透壓,讓蛋內的水分逐漸抽出,鹽分逐漸向內擴散。蛋白質遇到高濃度的鹽會產生凝聚沉澱,也就是鹽析現象。蛋白質與鹽離子對水都有吸引力,然而在高濃度鹽離子的競爭下,大量的水會被搶走,從而破壞蛋白質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蛋白質的溶解度,致使蛋白質沉澱。蛋黃的主要成分為水、油脂與蛋白質,脂肪中又含有三酸甘油脂、磷脂質與膽固醇,磷脂質中又以卵磷脂成分最高,卵磷脂含有親油與親水兩端。蛋黃中水比油脂多,所以通常會形成許多水包油的油滴小微胞。油滴小微胞被磷脂與載脂蛋白所包住,當鹽析現象發生時,載脂蛋白凝聚沉澱,小微胞被打開,大量的油相互吸引匯聚起來。凝聚沉澱的蛋白質彼此相互交聯在一起,讓蛋黃開始變為半固化的凝膠狀物質。醃製過程中微胞慢慢變小,微胞間出現的縫隙被油脂所填充,這讓鹹蛋黃形成具有許多油脂的流沙狀感覺。

醃製好的生鹹蛋仍然有許多細菌,需要烹煮成為熟鹹蛋後才得以食用,熱能迫使蛋白質徹底變性並交聯,形成緊密網狀結構,致使蛋白與蛋黃凝固。雖然鹹蛋經過醃製,但仍然不能久放,一般只能保存3至5天,密封冷藏也僅可延長為15至30天左右。一些不肖業者為了使蛋黃更加鮮紅,在餵養禽類的飼料中加入蘇丹紅。蘇丹紅會汙染產下的蛋,具有潛在的致癌因子,長期食用恐造成肝腎毒害。所以千萬不要輕易購買任何來歷不明的鹹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