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僧鑑真大師六次東渡才成功抵達日本傳法,其聖像於2010年從日本返鄉,供奉在揚州鑑真圖書館,供人瞻禮。圖/資料照片
大師於「鑑真東渡成功1250周年紀念大會」上致詞。(2003.11.02)圖/佛光山提供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37
鑑真東渡的精神
鑑真東渡成功1250周年紀念大會
時間:2003年11月2日
地點:揚州大明寺
我們今天舉行「鑑真東渡成功1250周年紀念大會」,一是懷念鑑真大師給我們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貢獻,一是這裡要開辦鑑真學院,為了鑑真大師,這至少是一項未來輝煌的佛教歷史。
在我們中國的佛教歷史上,有兩個出家的大和尚,他們不但是愛國僧人,而且為我們國家做了對國際的貢獻。一位是唐三藏玄奘大師,他到印度去,不但把印度的一些佛經、文化帶回了中國,而且把中國的老子《道德經》翻譯成梵文,也傳播在印度的社會,可以說,他為國家爭得了光榮。
一位就是我的前輩鑑真大師,他東渡的艱難困苦,取得了種種成就,尤其是日本建築、服裝、文字、繪畫、醫藥,都受到了鑑真大師的影響,他不但樹立了日本的戒壇,傳授戒法,維繫了日本佛教一千多年來的成長,而且把我們的中國文化傳到日本,甚至影響到韓國。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被一條法乳源遠流長的紐帶連在一起,希望這種友好的關係,可以再繼續。
唐三藏玄奘大師,他是十二歲出家的,我本人也是十二歲出家,但是,我們的前輩鑑真大師,他十一歲就出家了,他比玄奘大師還要早出家一年。
我經常坐在飛機上想,我也在全世界許多地方弘揚佛法,但是比起前輩鑑真大師六次東渡的那種艱難辛苦,我能抵得上他的百分之一嗎?想想很慚愧。所以,這一次「鑑真東渡成功1250周年紀念大會」,我是誠心誠意要想回來對我的前輩、長老表示萬分的敬意!
過去有些紀念會,都是緬懷歷史,而這一次,除了緬懷歷史以外,給我們一個希望,就是即將奉國家宗教事務局的指示,創辦鑑真學院。
我這一次從台灣經過美國、南美洲、巴西、智利,又回到美國,輾轉再到揚州。看到揚州、江都這裡的道路如此寬敞,可以說我在全世界各大城市都沒有見到這個樣子的。
所以未來的揚州,不但因為鑑真大師的緣故,在這裡辦一所學院,對語言在國際的流通,乃至是道路建設,今後也能成為世界各都市借鑑、觀光的一個地方。因此,我很希望揚州不但是我的故鄉,也是很多旅外揚州人的故鄉,今後可以發揮我們揚州的精神、揚州的佛光。
揚州出蓮藕,有絲有節,它有絲,可以連通;它有孔,可以通達。所以希望我們揚州,今後在全世界,跟大家都有連繫,都能交通。
我的前輩──偉大的鑑真大師,他的成就和光榮,我星雲做為後輩,站在這個台上,也希望我們都能學習鑑真大師,大家一起共同敬國愛國,建設新中國,建設新揚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