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涅槃 星雲大師 |2021.01.08 語音朗讀 52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資料照片 【延伸閱讀】涅槃文/星雲大師一般人講到「涅槃」,往往與死亡畫上等號,甚至連自殺或槍斃而死的人,也稱「涅槃」;即使是佛教人士,對於大德長老辭世,也常用「涅槃」來形容,實在曲解了「涅槃」的真義。涅槃不是死了以後叫做涅槃;活著、開悟,就叫做涅槃。涅槃它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所謂「去一分無明,就得一分智慧;去十分無明,就得十分智慧」。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就是涅槃。他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但因身體尚有依報在,所以稱為「有餘依涅槃」。他八十歲時在娑羅雙樹下寂滅證入的是「無餘依涅槃」,此外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著無染的「無住涅槃」生活;像這種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在佛陀成道的正覺大塔金剛座下,法師帶領佛光青年誦經祈福。圖/資料照片涅槃,不是舊有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生命的開始。涅槃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是超越時間和空間,不在生死中流轉,因此佛教的「三法印」裡,最後一個法印即是「涅槃寂靜」。當一個人證悟到「涅槃」境界,即代表他已經得到解脫自在。試想,人活在世間上,為什麼不能自在?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不合己意,就不自在;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輾轉反側,都是由於人心的貪瞋愚痴、種種煩惱妄想而讓我們不得自在。如果能體證世間實相,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便能處處自在無礙。當然,涅槃境界也有深淺。圖/unsplash在佛教裡,二乘羅漢開悟證果,只是證到「有餘涅槃」,必須是大乘菩薩經過百千萬劫的修行,才能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表示還有一些世間依靠,如依於精神、心理,依於悟道、智慧;能到達「無餘涅槃」,就是一個慧日朗照虛空,似無依靠卻又光輝普照的平等世界。那是一個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世界,是沒有生死的法身實相,也是最究竟圓滿的境界。圖/unsplash其實佛教裡面,有很多同義不同詞的名相,它只是為了解釋某一個佛法義理,形容某一種證悟的法界實相,所延伸出來的不同名稱。比方說:如來、寂滅、真如、自性、法身、實相、本體……其實都和涅槃、般若一樣,是同一個意義。這都是佛教的大德們,為了解釋一個人生圓滿的境界,用般若、實相、法身、理體來說明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最高的涅槃是什麼。但是一些初學佛法的人,一下不容易進入佛法大海之中,聽到這許多名相,就生起了疑難,產生了疑惑、錯誤的解釋。圖/unsplash因此,人人要了解,涅槃不是死的意思,涅槃是一種圓滿,證悟法身,進入到一種沒有動盪、是非、好壞、對立,是不染一塵的寂滅境界,就像光照大千、胸懷法界一樣。所以,涅槃是生命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23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9 什麼是真理 3-2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0 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人海慈航:怎樣知道 有觀世音菩薩 11 第三章①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講演集─人生與社會 佛教的政治觀 4-4【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8》第五章 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的整合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⑥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