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數位化 不可逆趨勢 潘楠慕 |2020.12.27 語音朗讀 18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疫情讓律師工作型態出現重大轉變。圖/美聯社 律師透過網路視訊為客戶提供諮詢。圖/美聯社 透過手機向醫師求助,讓患者免受長途跋涉之苦。圖/美聯社醫師可透過電腦冠觀察病患狀況,提供藥物和治療建議。圖/美聯社愛爾蘭工程師協會籌組「新冠聯盟」,無償為醫護人員提供個人防護設備。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新冠疫情爆發,各領域均受衝擊;今年以來,許多律師事務所發生的狀況是,供應鏈被疫情打亂,無法履行合約,促使這些律師開始研究合約中的不可抗力條款,以保護客戶權益。然而,許多律師發現,多數公司只持有書面合約,或者把檔案儲存在採購經理的電腦硬碟裡;這些電腦分散在公司各部門,在封鎖措施的限制下,難以在短期間內收集齊全;這個狀況,凸顯律師若不熟悉專業技術可能面臨的風險。澳洲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的全球數位法律團隊領導人布莉夏(Natasha Blycha)說:「如果只有合約的書面副本或虛擬副本,可能無法在失去索賠權之前就知會客戶。」她指出,疫情讓他們學到的教訓是,律師除了具備專業法律知識,也必須熟悉新科技,甚至進行創新。例如,數位合約會更容易儲存、調閱;文件自動化應用程式(App)可協助律師起草合約,機器學習工具則可幫助準確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人工智慧則能提醒律師,併購交易協議中是否遺漏任何條款,或者為律師尋找相關的判例。日益普及的影音通訊平台,也是律師需要熟悉的工具;世達(Skadden)律師事務所倫敦辦事處的合夥人安德森律師(James Anderson)表示:「透過視訊會議聯絡,已經成為客戶諮詢時的重要環節。」布莉夏的團隊約有五十位律師,專門研究如何將法律服務數位化;她說:「事務所必須把精通數位技術的律師安排在各部門,讓他們接觸所有業務領域。過去幾年來,這已逐漸形成趨勢,新冠疫情則讓律師轉向數位領域的速度大幅加快。」英國安勝恪道(Addleshaw Goddard)律師事務所的數位團隊也有類似的任務,領導該團隊的威斯蘭(Kerry Westland)指出,團隊成員除了律師,還招聘編碼、程式開發等專業技術人員。威斯蘭表示,相同的一堆積木,可以組成不同的形態,數位律師也是如此,每位律師運用數位技術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訣竅則是了解哪些部分可以組合在一起。因此,團隊合作與共享數位專業技巧非常重要。安理(Allen&Overy)律師事務所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專業律師麥考菲(Tom McGuffie)表示,現代律師除了必須具備耐心、韌性、奉獻精神和強大的批判性思惟,更需擁有數位技巧。麥考菲指出,選擇職業時,向專家學習請益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律師也是如此;他還強調,律師需學習數位知識,最理想的是成為「充滿好奇心及求知欲,能自主思考的創新者」。麥考菲認為,過去的法律相關議題,能夠運用創新方式解決;例如,他曾協助銀行準備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管法規的變更,「當時有數萬份合約需要修改,若能導入自動化流程,作業會更順暢」;他決定自學如何編碼,最終也順利達成任務。貿易稅務律師安德森則表示,律師必須精通數位技術,才能評估法律問題和未來業務將面臨的風險。例如,若汽車製造商在上海遠程3D列印汽車零件,海關、稅收和產品安全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另外一個例子是,如果律師能夠了解衛星的數據傳輸技術原理,將有助他為航太產業的客戶提供稅務諮詢。安德森說:「透過對技術進步的了解,數位律師將可協助建構有關市場進展的法律架構。」印度醫療平台 服務3億用戶新冠疫情期間,印度一度實施全球規模最大的封鎖措施,許多患者受到影響,健康科技新創公司普拉托科技(Practo Technologies)的業務需求也因此暴增,該公司的平台能夠連結醫生和患者,提供預防性保健服務,今年三到六月的諮詢數激增五倍。該平台目前已連結印度兩百多座城市、約十萬名醫師,用戶數達三億人,並準備在未來幾年內把用戶數再增加兩億人。美國疾病動態、經濟和政策中心(CDDEP)的資料顯示,印度醫師人數短缺六十萬人,護理師則短缺兩百萬人。數位化的遠程醫療服務,將可大幅彌補醫護人員不足的狀況。普拉托科技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沙尚克表示:「新出現的全球大流行疾病固然是公衛危機,但也為醫療領域帶來學習和創新的機會。新冠疫情讓我們警覺,過去的醫療服務有所不足;現在我們提供全天候的醫療諮詢,與醫師合作,為患者提供診療、開立處方,並且能提供各診所、醫院開放的時間。」普拉托公司的平台在二○○八年創立,最初並未提供醫患連結,而是以雲端軟體協助醫師和診所將患者的就診和用藥紀錄數位化。沙尚克指出,他在父母住院時,發現醫療系統的諸多疏失常導致患者不便,甚至危及病患的治療和生命安全;他說:「我們的醫療體系數位化程度不足,許多醫師手寫的病例和處方箋非常潦草,難以辨識,很可能導致療法、用藥錯誤,釀成醫療糾紛。」沙尚克開發一套簡單的軟體,透過平台讓醫師藉由電子郵件把就診紀錄和處方發送給患者,並保留數位紀錄。後來,沙尚克持續把平台優化並擴張業務範圍,讓患者能在平台尋找獲得認證的醫師。普拉托公司的應用程式也開始導入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整合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就醫紀錄等,配合使用者提出的需求,例如就醫的便利性,為患者推薦最合適的醫師或診所。沙尚克說:「我們希望讓就醫的流程更簡便,最新科技實現了這個目標;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擴大服務內容,除了線上諮詢、尋找醫院外,還將提供藥品、健康用品,甚至提供付費制的個人健康紀錄儲存服務。」協助對抗新冠疫情 工程師扮幕後英雄今年三月,愛爾蘭實施新冠疫情封鎖措施,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裝備(PPE)短缺成為棘手問題;情勢嚴峻時刻,愛爾蘭工程師協會(Engineers Ireland)決定運用3D列印技術和工程專業知識,為醫護人員製造防護裝備。該協會號召愛爾蘭的研究機構,與醫學專家合作,在確保品質優良的條件下,以最快流程製作3D列印的臉部護罩;由於成效卓越,他們製造的護罩不僅能提供給愛爾蘭的醫護人員、療養院居民和工作人員使用,還將多餘的產品配送至非洲坦尚尼亞、納米比亞等國。呼吸器則是治療新冠肺炎重要設備,這群工程師同樣運用3D列印技術生產呼吸器零件,避免這項維生設備短缺。愛爾蘭工程師協會總幹事史畢爾蘭(Caroline Spillane)指出,愛爾蘭各地的工程師齊心協力,以最新技術支援醫護人員和廣大社區。該協會已籌組「新冠聯盟」(Covid Alliance),由工程和製造業的合作夥伴提供志願服務,包括檢查各醫院的醫療氣體基礎設施,以及協助設計設計臨時病房。史畢爾蘭表示:「工程師們在疫情期間發揮關鍵作用,這證實工程學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疫情期間的貢獻,我們也曾為倫敦提供基礎設施的建議,協助解決交通運輸問題;工程學的創新,可以解決生活中面臨的許多挑戰。」 前一篇文章 鐵印帳 重燃日本鄉村鐵道活力 下一篇文章 人造物、生物總量 來到死亡交叉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黑猩猩親子 發展獨家手勢暗號觀察麝袋鼠 解開直立跳躍之謎皮膚黏液護身 小丑魚不怕海葵毒刺獵戶座雙星體 星際霸凌受害者?38億年前小行星 撞出月球大峽谷氣候槓桿力變弱 雲層減少加劇地球暖化 作者其他文章東南亞藝術家 音樂舞蹈挑戰極權體制小威投資新創 培育非裔科技人才日本女網Top50俱樂部 打造下一個大坂直美師法自然 學習野生蜂永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