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手工精油香皂,環保又健康。圖/美玉
文/美玉
上周看到本版報導:在英國,肥皂重回清潔劑主流,當下想起防疫期間,政府大力宣導三部曲: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而我自己DIY做的手工皂,成為清潔好用的勤洗手工具。
猶記當初老師教大家親手做「手工皂」前,也問到如何讓防疫能達到功效?老師問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是芳香療法?」台下一片靜默,當下我心中也很納悶:這與手工皂有關聯嗎?
老師簡單說明,凡是以芳香植物所萃取出來的精油媒介:利用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或皮膚吸入進入體內,能達到預防疾病與保健的功效。
接著老師教大家認識「精油」是什麼?老師解釋說,精油是從植物的花果、葉、根莖等部位,萃取出來的芳香分子。然後,重點來了:不同芳香分子有不同功效,有些具有舒緩放鬆的香氣,有些分子雖不好聞,卻有其它實用性功效,如抗菌、安神、紓緩神經、增加免疫力……
接著,老師再問:大家知道精油的使用方法嗎?台下大家七嘴八舌回應,老師耐心聽完,再將大家答案歸納整理如下:
1 直接吸嗅,但並不是每種精油都適合直接吸嗅。
2 擴香法,也就是用各式擴香器具,以加熱方式,使芳香分子散布在空氣中,再利用呼吸幫助睡眠,而這一種,也是最受歡迎的使用方式 。
3 直接塗抹,例如:被蚊蟲叮、精神不濟、按摩時,皆可滴1~2滴,以消除疲勞,提振精神。
4 冷熱敷,冷敷能使受傷肌肉得到鎮靜與紓緩,改善發炎與疼感,在發燒時能幫助退燒;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關節不適。
5 添加在保養品中,包括面膜、沐浴乳、乳液、噴霧等保養品中。
接著老師拿了6種味道的精油,試驗大家的嗅覺夠不夠敏感,及各自喜愛的口味,大家迫不及待試了又試,分別在葡萄柚、檸檬、薰衣草、尤加利、薄荷、茶樹等味道中,找到自己喜愛的口味。
了解了精油的作用及使用方式後,好戲才正要上場:做香皂嘍!原來手工皂中要添加精油,以達到殺菌功效。
以下:
材料介紹:
皂基、精油、種子、色素、絲瓜絡
準備器具:
燒杯、鋼杯、湯匙、竹筷、電磁爐、模具
操作:
①皂基一杯(切細)
②融化皂基
③滴入顏色(色素)
④滴入精油5滴
⑤倒入模具中,等待冷卻塑形。
最後,我和婆婆選了茶樹精油添加,既增加許多知識,又完成美麗作品。重點是手工皂加了精油,從此以後,即便進出不同場所、找錢、摸門……只要用手工皂勤洗手,就不怕每天接觸無數細菌,不但可達到預防疾病及保健的效果,真是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