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養生】 秋藕──養陰清熱、清心安神 文/但漢蓉 |2020.09.19 語音朗讀 26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古籍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 一場秋雨,一場寒。進入秋冬,秋藕滋養,梨子盛產。梨肉香甜止渴,削下的梨皮與果核,是最適合燉煮溫熱的梨茶飲用的,清心、降火解秋燥。 圖/但漢蓉 涼拌蓮藕 圖/但漢蓉 蓮藕梨露──鎮咳祛痰 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秋分時節,一場秋雨一場寒。09.22 ~ 10.08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籍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一場秋雨,一場寒。進入秋冬,秋藕滋養,梨子盛產。梨肉香甜止渴,削下的梨皮與果核,是最適合燉煮溫熱的梨茶飲用的,清心、降火解秋燥。蓮藕呢?「蓮藕」入心、脾、肺經,生藕與熟藕各有不同。生藕性味甘、寒,有清熱除煩、解渴止嘔之功;經燉煮後,熟藕性味甘、溫,能健脾開胃、滋陰補血益氣。據《本草綱目》記載,蓮藕「夫藕生於卑汙,而潔白自若生於嫩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水梨味甘微酸性涼,能止咳、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梨當水果生吃是一種偏寒性的水果,具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燉煮後的梨,功效不減,寒性降低,更適合長輩、幼童,或脾胃虛寒者、風寒感冒時飲用。秋藕,是最豐厚香糯的,煮茶、涼拌、燉湯,都非常可口,具有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削下的藕皮、藕節是風味與營養最豐富的部分,跟水梨一同燉煮成熱蓮藕梨茶,具有鎮咳祛痰的功效。現代研究,藕富含膳食纖維及黏蛋白,有助降低血糖、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及潤腸通便功效。此外,蓮藕更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銅、鐵、鉀、鋅、鎂和錳等微量元素,多酚類物質也很豐富,能補益氣血、寧心安神、提高免疫力。蓮藕梨露──鎮咳祛痰食 材蓮藕1~2 節(約200g~300g)、粗梨(皮、果核)1粒(約150g~200g)、水1500c.c.或目測淹過食材再多些、乾燥白木耳8g~10g、鹽少許、蜂蜜少許、枸杞2大匙作 法❶乾燥白木耳快速沖洗,加水泡開備用。❷蓮藕刷洗乾淨,削皮,切下藕節,整理好的蓮藕切薄片備用。❸粗梨洗淨、削皮、去蒂頭蒂尾,剔除黑色的籽,切下果核後續熬湯備用,整理好的細嫩梨肉部分,切小丁或放入果汁機打成梨汁備用。❹取一內鍋,將藕皮、藕節、梨子皮、梨果核,加入少量鹽、水,放入電鍋;外鍋1米杯的水,熬煮成湯汁後,將梨皮、果核、蓮藕皮及藕節撈出,再加入處理好的梨汁(或梨子丁)、發泡好的白木耳、枸杞、藕片,再次燉煮。❺再次燉煮約5分鐘後,藕片撈起可做成「涼拌蓮藕」。其餘食材繼續燉煮。❻飲用時適量加入蜂蜜調味。涼拌蓮藕食 材已汆燙的蓮藕片1杯、蘋果薄片1/2杯、糖3茶匙、醋2茶匙、金桔汁1茶匙、百香果1個作 法將糖、醋、果汁攪拌均勻至糖溶解,加入蘋果片、已汆燙過的藕片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入味2小時即可食用。蓮藕、梨的處理保存訣竅●蓮藕盡量買整條、大根的,比較豐厚有肉,煮起來藕香濃郁,顏色豔紅;藕節完整沒缺口的,中間不會有泥土,清洗處理起來也乾淨、方便。一次煮不完,可用保鮮膜包起來冷藏保存,可以放一星期左右,只有藕皮接觸空氣會變紅褐色,使用時可以用指甲掐一下,牙刷刷洗一下,只要沒有軟爛的部分皆可以使用,風味不變,褐色的皮與堅硬的藕節是藕色與香氣的來源,不要丟棄。●藕節中含有單寧酸、維生素K,有收縮血管、止血的作用。鮮藕節性寒,多用於涼血止血,如流鼻血、痰中帶血。●粗梨的皮刷洗乾淨與微酸的果核,是梨湯香氣與營養最多、潤肺止咳的部分,不可拋棄。 前一篇文章 【蘭音齋】 靈犀合果 下一篇文章 蔬果風味醬料理 百香果涼拌金針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純植生活】冷萃雙瓜 佐鳳梨醋優格【節氣養生】冰箱裡的百寶罐 梅醋嫩薑泡菜 作者其他文章【節氣養生】冰箱裡的百寶罐 梅醋嫩薑泡菜【節氣養生】 捲起春天的滋味【養生百味】春和景明 梅醋番茄熱果汁梅香滿桌賀團圓-梅香茶油鹹八寶、桂香玫瑰冰酥酪【團圓的滋味】新春紅火好彩頭 ──當白玉蘿蔔遇上洛神花【台灣風土好料理】冬至。 金黃南瓜小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