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愛在觀察學習中獲得《我想為你摘月亮》

文/蔡正雄 |2020.08.30
2752觀看次
字級
《我想為你摘月亮》 圖/步步出版提供

文/蔡正雄

剛看到書名《我想為你摘月亮》時,心想該不會是一本談情愛的繪本吧?翻讀了三兩頁故事之後,發現原來跟親子互動有關,卻又心疑:該不會是在說溺愛吧?待讀完了全部的內容後,忽然豁然開朗,確定以親子為話題,但是圍繞在青蛙爸爸單方面想找個可以向青蛙寶寶表達愛的東西上……

在這個故事裡,爸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一天小蝌蚪從卵裡鑽出來,本能的對著他說我愛你,他也說了我愛你。但是,爸爸覺得那樣說沒有辦法讓寶寶感受到他的心意,於是決定去找個可以表達他有多麼愛寶寶的東西送給他,先後找了一顆石頭、一朵蓮花……偏偏連他自己都不滿意,寶寶也不曾說過謝謝,每次說的都是:「你可以教我……」

是補償作用在作祟?

曾在多次上課中這麼問過學生:「你們最希望爸媽送你們什麼啊?」

「我什麼東西都不要,多陪我就好了!」很多學生是這麼回應的。

另一個回答的意思其實相似:「全家人可以一起出去玩。」

作者琵琶.古德哈特在這裡也表達了這樣的心聲,寶寶並不要爸爸給他什麼東西,要的僅僅是「你可以教我……」就是怎麼擺動身體、怎麼游泳、怎麼跳而已!青蛙爸爸應該有聽到,卻沒有聽進去,只是一味的想找個東西給他的寶寶,為了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愛」。

現代父母因為忙於生活(似乎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不少是早出晚歸,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或者根本無力照顧孩子,於是心生愧疚,便以物質去滿足他們,就像青蛙爸爸要送青蛙寶寶一樣東西去表現愛一般。

從心理學上去看,這是一種「補償作用」的心態,指的是個人因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焦慮或者不適應感時,使用了各種可被接受的方法加以彌補缺陷,藉以減輕自己的焦慮或者不適應感的歷程。

這一繪本按這樣讀來,為人父母者不覺得很熟悉嗎?還是——根本自己就是當事人?那麼,就不要再讓「補償作用」作祟了!

流露無盡親子之情

關於愛的表示,可以各顯神通,用物質替代是一種,卻不一定被期待,青蛙寶寶就不喜歡這個選項;換個角度來看,他要的是「你可以教我怎麼……」話裡傳遞了一個訊息:我要的愛是陪伴和關心!

這樣的訊息其實很容易理解,但是難以用言語表達,還要靠身體力行去感受,因此細心去觀察便可以發現。

繪者奧嘉絲塔.柯克伍德把這一訊息就藏在插畫裡。當青蛙寶寶問爸爸:「你可以教我怎麼擺動身體嗎?」爸爸為了找東西送他,並未多言就潛入池塘,插圖裡則呈現他擺動身體游水的畫面。

當他接著問爸爸:「你現在可以教我怎麼游泳嗎?」爸爸這一回跳入池塘,在水中游泳,游向一朵蓮花。他後來要求爸爸:「現在可以請你教我怎麼跳嗎?」爸爸恰巧看到月亮,便往上彈跳,決定摘月亮送他……這一連串動作——擺動、游泳、彈跳全呈現在一頁頁插畫上,寶寶都看見了,也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

「爸爸,你教會我怎麼跳了!」青蛙寶寶說。

「觀察學習」的概念提到,旁觀者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就能獲得學習。對青蛙寶寶來說,他因而學會了那一連串動作,而那也恰恰是他從蝌蚪成長為青蛙的歷程,爸爸的愛始終陪伴著,他也感受到了,充分流露了無盡的親子之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