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昨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191家、3934人,其中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高達2388人。
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對國內產業的衝擊浮現。勞動部昨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共有191家公司、3934人。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的企業有73家、2388人,較8月初統計增加7家、多了653人,突破2000人大關;其中一家商品主要外銷美國的汽機車車燈業者首度實施,就一口氣通報412人放無薪假。
這是美國在8月7日宣布對台灣進口商品疊加20%的對等關稅後,勞動部首次統計無薪假數據。其中製造業淪為「重災區」,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說,製造業實施家數為146家、3590人減班休息,在總實施人數中的占比超過9成,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是今年以來新高。
勞動部先前評估,約有4.2萬勞工受到美國關稅海嘯衝擊,其中包含無薪假、失業、減薪等。觀察4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受影響勞工人數在6月中超過千人,昨天最新統計則已超過2000名勞工,未來勞動市場變化值得觀察。
22日將公布失業率
此外,主計總處7月底公布6月失業率為3.36%、月增0.06個百分點,終止連2個月下滑。主計總處22日將公布7月失業率,是否會反映關稅衝擊有待觀察。
黃琦雅表示,實施無薪假多以製造業為主,其中最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主因為這一期通報案件當中,首次通報人數較多。而美國關稅實施以後,對於各行各業多少都有衝擊。
勞動部統計,目前製造業共146家、3590人實施無薪假,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共120家、3290人;資訊電子工業共12家、120人;化學工業5家、29人;民生工業9家、151人。其他行業方面,批發零售業有35家、316人實施無薪假較多,其餘則僅零星案件。
黃琦雅說,自4月7日至8月15日止,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業者以製造業為實施大宗,大多適用甫公布的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的9大產業,包括食品及飼品製造、紡織、橡膠製品、塑膠製品、金屬製品、電力設備及配備、機械設備、汽車及零件,以及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製造等,會持續關注對等關稅對產業的影響。
工具機大廠 做4休3
關稅海嘯第一排!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昨證實,自8月22日起集中每周五「排休」(做4休3),預計實施3個月。但公司強調,此舉並非無薪假,目的在此關鍵時刻讓員工獲得更完善的休假保障,也能讓公司在管理上更具彈性,進而提升整體營運效能。
據了解,工具機業「做4休3」,從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之後就逐步發酵,現在已成為業內「不能說的祕密」,因為多數是未上市的廠家,相關資訊揭露較慢,而瀧澤科是掛牌公司,消息一出就受到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