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8 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第一講②

星雲大師 |2020.07.04
3027觀看次
字級
八識的「識」,是認識的識。好比:你認識張先生嗎?你認識路怎麼走嗎?因為認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才能認識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圖/田旭桐

文/星雲大師

一、識的意義與功能

八識的「識」,是認識的識。好比:你認識張先生嗎?你認識路怎麼走嗎?因為認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才能認識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下就八識的意義與功能分別說明:

(一)前六識──認識、分辨、了別

前六識,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認識作用。為什麼將它們歸為一類呢?因為它們都是「根發之識」;眼睛可以見物,耳朵可以聞聲,鼻子可以嗅香,舌頭可以嘗味,身體可以感觸,心可以分別諸法。

在六識裡面,意識最具有主導作用。縱使前五識有了障礙,只要擁有健全的心識,一樣可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如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貝多芬雖然耳朵聾了,但是他用心耳來傾聽音樂,譜出多少膾炙人口的樂曲。海倫凱勒雖然耳聾眼盲,他用心耳、心眼來努力學習,不但和常人一樣行住坐臥,還成為一流的演說家、教育家。世界知名模特兒王曉書雖然從小失聰,卻無礙於他走上國際舞台,並以自傳《我看見聲音》,說明他能用心眼「看得見聲音」。知名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雖然罹患帕金斯症,全身癱瘓,卻因為他有一顆靈慧堅強的心,不但在科學上擁有傲人的成就,而且壽命遠超過醫師所宣判的年壽。

從以上這些殘而不廢的例子,可以想見心識力量的強大,無怪乎佛經說「意業為大」、「意業力勝身口業」。因此,我將身比喻為一座村莊,村莊裡住了眼、耳、鼻、舌、身五個村民,心為村長。心好,就如同村莊有了一個賢達能幹的村長,能領導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村民做種種好事;心不好,就像村莊裡有了一個素行不良的村長,會率領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村民做種種壞事。此外,心也像一座工廠,好的工廠生產的產品質地優良,不會製造環境汙染;壞的工廠生產的產品不但質地劣等,而且破壞環境,成為社會髒亂之源。

我們還可以將人的身體視為一個小型的聯合國。「聯合國」的構想,來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為避免戰爭再度發生,於是提議組織一個聯合國組織,藉著彼此之間的合作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民福祉。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好像由不同國家、種族組織成的聯合國,它們互助合作,彼此幫忙。例如,眼睛看的,有時候也需要耳朵幫忙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視聽教育」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的產物;鼻子感受到的氣味,舌頭可以幫忙嘗一下;眼睛看到遠處的東西,手會伸出去拿,腳也會幫忙走過去;身體破了一塊皮,馬上眼睛看一看,雙手摸一摸,各種感官都會給予幫忙。

五識之間的互相幫忙,關鍵就是在於心識的作用,心將眼睛所傳來的訊息在瞬間指揮耳朵去應對,或用舌去協助鼻所嗅到的香味。但是,心這個村長並不是長久的,等到人往生時,眼耳鼻舌身再也無法作用,隨著色身敗壞了,心也同樣的跟著死去,不再分別了。

如果我們平日仔細觀察,將發現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多采多姿,前六識的活動功不可沒。

(二)第七識──恆審、思量、傳達

第七識稱為「末那識」,它有一項獨特的功能,就是「恆審思量」。為什麼「恆審思量」被視為末那識特有的功能呢?難道前六識和第八識就不用審度思量了嗎?

其實,我們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看起來好像能審度思量,實際上它們只是直接領納外境,必須藉助第六識來幫忙,才能發生認識的功能。以上是就前五識的功能來說,若依活動的相狀而言,前五識的活動是間斷的。例如,眼睛閉起來的時候,就看不見事物的青黃赤白;充耳不聞的時候,任憑再怎麼好聽的聲音,也無法攝入耳際。餘可類推,因此我們說前五識是「非恆非審」。

第六識雖然有審度思量的功能,但不是恆常現起,例如人在睡眠、悶絕等狀態下,就無法生起作用,它是「審而不恆」。第八阿賴耶識的活動雖然恆常相續,無有間斷,但它只像倉庫一樣,毫無分別的收藏前七識的種子,沒有思量審度的功能,所以是「恆而非審」。

唯有第七識──末那識,才同時具有恆常追隨第八識,並且事事以第八識為主而產生審度思量的功能,因此說它是「恆審思量」,這就是「我執」的來源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固然為自己帶來了保護作用,卻也造成人我之間的隔閡,乃至世間的戰爭、紛亂無不由此而起。

第七末那識還有一項勝用,就是傳達的功能。第七識十分執著,能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作的善惡,毫不遺漏的傳達給第八識,因此又稱「傳達識」。

由於第七末那識不辨善惡,十分執著的將前六識所有的善惡行為都一股腦兒傳給了第八阿賴耶識,當人的大限一到,前六識不再發生作用時,只有讓第八阿賴耶識自己去承受業報,第七識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好處。有時想想,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三)第八識──種子、薰習、現行

第八識阿賴耶識好像一座倉庫,專門收集前七識的種子。種子,其實只是佛法的施設譬喻,目的在讓人了解八識的內容,不可將它視為實有。種子是行為過後遺留下的氣分,因此又稱「習氣」。它具有薰染作用,無論是善或惡的習氣種子,都能影響本有的種子,這種情形就好像過去的人喜歡以香薰附在衣物裡,以留其香氣,因此在佛法裡又稱「薰習」。

佛教很注重薰習的功能,佛經有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就是藉由聽聞、思惟、修學的薰習作用而進入正定等持的過程。又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薰習過程,能讓我們滅除貪瞋愚痴,進而成聖成賢。可以說,佛法裡的一切修為,如誦經、拜佛、禮懺、禪定、六度、四攝、五戒、十善等,莫不是藉著「薰習」的作用,讓我們的身心得以轉染為淨。

阿賴耶識接收前七識的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稱「種子生現行」,現行再回薰種子,又會成為新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之中,這樣的行為稱「現行薰種子」。這種「種子、現行、種子」的活動過程往復循環,是同時而起,所以又稱為「三法輾轉,因果同時」。而在阿賴耶識本身,種子也會自己活動成長,稱「種子生種子」,是因果不同時而起的。

由此可知,在我們內心深處的阿賴耶識,看似平靜,實則像瀑流一般持續流動著,即使我們眼不見,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心不去分別,過去見聞覺知所遺留下的潛在勢力,就像海底的暗潮推排洶湧,無有間斷,一旦因緣際會,就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我們每個人正是藉由這幽微難知、變化萬端的心理活動,與自己、與他人、與周遭環境,乃至與整個世間發生互動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