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秉勳熱愛變魔術 互動做公益 文╱派翠西亞 |2020.02.15 語音朗讀 70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雖然年僅二十七歲,魔術師鄒秉勳卻已有超過十年的表演經驗。立志早,成名也早的他,一直熱衷公益,甚至發下「凡達進公益百場」的誓願,在三年間完成超過二百三十場公益演出,不但自己玩得開心,更帶給許多人歡樂。 圖╱鄒秉勳提供 雖然年僅二十七歲,魔術師鄒秉勳卻已有超過十年的表演經驗。立志早,成名也早的他,一直熱衷公益,甚至發下「凡達進公益百場」的誓願,在三年間完成超過二百三十場公益演出,不但自己玩得開心,更帶給許多人歡樂。 圖╱鄒秉勳提供 和各國魔術師相互切磋技藝。 圖╱鄒秉勳提供 阿凡達的魅力可說是老少咸宜。圖╱鄒秉勳提供 不斷的失敗積累出最後的成功。圖╱鄒秉勳提供 不斷的失敗積累出最後的成功。圖╱鄒秉勳提供 文╱派翠西亞 雖然年僅二十七歲,魔術師鄒秉勳卻已有超過十年的表演經驗。立志早,成名也早的他,一直熱衷公益,甚至發下「凡達進公益百場」的誓願,在三年間完成超過二百三十場公益演出,不但自己玩得開心,更帶給許多人歡樂。 「國二那年十四歲,同學拿著一個十元硬幣,當著我的面,吞到喉嚨裡,並瞬間出現在別的地方,那一刻,我迷上了魔術,也立志日後要成為讓人驚喜讚歎的魔術師。」然而,「學業成績好」卻成為父母、親友反對鄒秉勳成為魔術師的最大阻力。 少年時即立志變魔術 在父母一再保證「你要玩魔術就等考上高中再玩」的勸說下,鄒秉勳順利考上住家附近的公立高中,可他高中三年每天準時到校的最大動力,不是為了去讀書,而是和同學組「魔戲術劇社」玩魔術,並開始四處參賽。「高二升高三那年,我對父母說去圖書館K書,實際上卻是去參加比賽,沒想到事跡意外敗露,想說回家免不了一頓數落吧,結果父母看到我扛著冠軍獎盃回家,當下生氣又驚異的表情,我至今難忘。」 雖然一心想當魔術師,但父母憂心、師長勸說、親人也不看好,甚至聽到後還忍不住爆笑說:「要表演給誰看?給狗看嗎?」雖然鄒秉勳內心被刺得很不舒服,但凡此種種冷嘲熱諷和反對阻擋,卻讓他心裡升起一股不服輸的勇氣,更加下定決心要成為萬眾肯定的魔術師。 高中剛出道表演,鄒秉勳就為自己取了一個既酷炫又夢幻的藝名「阿凡達」,因為在他心中,魔術就是如此神奇的存在,它小能改變人際關係和現場氣氛,大則能化干戈為玉帛,甚至讓人產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鄒秉勳不但廣泛拜書為師,甚至看著網路中的各國影片自學,順便也把英文練得流利順暢。 民族風更顯現獨特性 升大學時,阿凡達為了銜接日後的生涯,選擇文化大學戲劇系就讀,不但舞台表演功力大大提升,更有機會鑽研中國古代的傳統戲法,為自己走出一條不一樣的「民族風魔術師」之路,令台下觀眾及中外魔術師眼睛為之一亮,看過之後常留下深刻印象。 「一般魔術師多半穿著黑色燕尾服上台表演,我可能天生反骨吧,總是穿著像『丐幫長老』的衣服披掛上陣,一張桌子一支麥克風,不用背景音樂,有時連鞋子都不穿,就這麼上場了。」更酷的是,這一切並非阿凡達為上台特別設計的,而是平時他就是這麼穿著、演著,台上台下始終如一,加上古典俊美的五官,俏皮幽默的談吐,或直接嗆觀眾卻全場哄堂大笑,常讓初見面者,覺得彷彿遇到了活生生、從戲劇中走出來的俠客或怪傑。 熱中具挑戰性的表演 不但裝扮很日常,阿凡達喜歡的魔術表演也非常接地氣。「美國國際知名的魔術師David Blaine(大衛.布萊恩,並非國人熟知的「大衛魔術」)最擅長近景表演、街邊表演,甚至邊走邊對著路人表演,那種臨場感和親切感讓我很著迷,所以也想師法他。」 事實上,即便站在舞台上,阿凡達也比一般本土魔術師更樂於和台下互動,不論對象是男女老幼、知識分子或鄉下阿伯、本國外國人,他都能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大家玩到嗨得快樂滿屋,欲罷不能。尤其當他表演最叫座的「三仙歸洞」戲法時,不論台下觀眾怎麼猜總是猜錯,滿場沸騰的參與熱度久久不散。 但超有想法的阿凡達坦言,他最感動的演出時刻,並不是獲得滿堂采,而是學生時代某次應邀到一個機構演出,台下坐滿年紀足足大他一兩倍的叔叔、伯伯,可這些大人的智力都只停留在五、六歲,所以阿凡達必須像對著小朋友般和這些叔叔、伯伯互動,而這些大小孩玩開後個個樂不可支,「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了,今後至少要進行一百場公益演出,把歡樂散播給弱勢的人。」 一出道就許諾做公益 二○一七年,阿凡達退伍成為專職魔術師,「凡達進公益百場」的目標也正式確立,短短一年中,阿凡達就達標百場,至今演出超過二百三十場,過程中也見證:不論台下坐著的是變故家庭的小朋友、各級學生社團、失智或安養長輩、癌症病友、啟智學員、精神病友……阿凡達的舞台力魅力,都能讓大家忘記煩惱、重拾歡顏。 更讓他開心的是,隨著功力日增,國內外得獎無數,收入漸入佳境,阿凡達的努力也逐漸獲得父親的諒解和支持。有好幾次出國參賽,爸爸甚至動用自己的人脈幫阿凡達製作道具;在國內的大型專場表演,爸爸也號召親友買票進場觀賞,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兒子的夢想。 兼納各國魔術師精華 而阿凡達也不以能走跳舞台為滿足,光是去年,他三月及十一月兩度到新加坡參演,暑假在台灣四處受邀表演,十月在「上海生活魔術節」演出,十二月赴洛杉磯和各國好手共同演出,並到拉斯維加斯觀摩頂級魔術秀,隨後又參與「澳門生活魔術節」,每到一地,他都能以流利的語彙積極和各國魔術師切磋互動,所以技藝總能不斷精進。 「說來奇怪,同一地的魔術師,可能彼此市場重疊,反而無法敞開心胸交換技法,但外地來的魔術師若有心求教,這些外國魔術師反而樂於指導分享,所以溝通無礙真的太有利了。」也因此,阿凡達去年起開始兼學西班牙文,女友則熱衷學日文,兩人都樂在學習,希望能以更流利的語言和各國人士交流。 被魔術改變的人生 雖然自言「被『魔術』改變了人生」,阿凡達一路走來並非總是順遂。他笑言:「如果有魔術師告訴你:他從沒失手過,他一定沒說實話!」 事實上,阿凡達從不諱言自己菜鳥時期,那些曾經讓自己丟臉狼狽的時刻,不論是表演失手、被內行觀眾拆穿、道具出狀況、台下反應超冷、在桌邊演出時全桌客人竟同時起立去取餐……各種糗事不勝枚舉,所幸,阿凡達總是「記好忘壞」,很快就又打起精神勤練技藝,所以在他印象中,魔術總帶給他無比幸福的歡樂,並沒有留下什麼不愉快的陰影。 「有一次公益場,受邀去乳癌病友團體表演,台下坐著的大姐們,可能原本是抱著聽健康講座的心情參與的,意外的整場歡笑表演完畢後,一位病友趨前對阿凡達說:「真的很感謝你,我上次笑這麼開心,不知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當下聽到時,阿凡達一方面是感動,另一方面也覺得難過,「我們的社會究竟怎麼了,為何一個生病的人,竟然連開懷大笑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但繼而一想,在讓人開懷大笑的某個瞬間,豈非真正展現了魔術的價值?尤其是互動魔術,更能將這種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自認「師承百家」的他,就算遇到隱藏在人間的高手踢館,不但不介意,甚至還會幫對方錄影,放在自己的官網上分享,即便粉絲認為阿凡達的表演更具張力,阿凡達還是很開心有這麼多人喜歡魔術。 「最挫折就是有些大人會說:魔術不就是騙小孩的把戲嗎?小孩子看就好了,我們大人要在一旁聊天啦!」每遇到這種時刻,阿凡達都會邀請爸媽「先借他30秒」再決定,而往往在這短短幾十秒中,阿凡達就能扭轉大人的想法,同意和孩子一起同樂,最後皆大歡喜收場。 「對我來說,魔術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如何欺騙觀眾,而在於如何說服觀眾。畢竟,這世界,還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的事物等待發掘,保持謙卑的態度生活,以赤子之心面對萬事萬物,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阿凡達經常出入養老院,發現很多長輩此生最遺憾的事,通常是他們沒做過的事,而非曾做過的事,所以不管成功或失敗,他總是努力嘗試,讓人生不留遺憾。 前一篇文章 媽媽 是一座移動式廚房 下一篇文章 張德慧 拉筋養生種福田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陳奕君 鍾皓羽 讓流浪犬變心輔犬李公元 戴口罩自畫像 傳遞溫暖的力量創作多元 朵朵花開來自地球家庭的感動劉長浩樂於分享非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