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君 鍾皓羽 讓流浪犬變心輔犬 文╱派翠西亞 |2020.10.24 語音朗讀 3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輔犬團隊鍾皓羽(左)、陳奕君(右)及3隻心輔犬。 圖╱陳奕君提供 心輔犬樂於和小朋友互動。 圖╱陳奕君提供 心輔犬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助教。 圖╱陳奕君提供 教導小朋友如何尊重生命。圖╱陳奕君提供長輩看到親人的心輔犬,不禁笑開懷。圖╱陳奕君提供長輩和心輔犬,互相療育、互相學習。圖╱陳奕君提供心輔犬由左至右:奶茶、墨墨、戚風。圖╱陳奕君提供流浪犬也能發揮大用,成為最佳助教。圖╱陳奕君提供 文╱派翠西亞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創辦人兼執行長陳奕君,從紐約大學取得電腦碩士學位返台後,原本擔任當紅的UI/UX用戶體驗設計師,工作穩定又富挑戰性。沒想到人生幾乎就此定型之際,她突然對導盲犬的培訓產生興趣,決定辭職成為導盲犬訓練師,也遇到了有12年培訓導盲犬經驗的鍾皓羽,兩人一見如故,決定一起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有趣的是,鍾皓羽擁有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教育碩士學位,原本的專長其實是「人師」,但教了一陣子美語後,鍾皓羽體悟自己其實更想當「犬師」,於是人生大轉彎,全心投入導盲犬訓練師(指導員)行列,也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共同圓夢的夥伴陳奕君,兩位都希望同時幫助人也幫助流浪狗,推動動物福利,於是共同開啟心輔犬計畫。選用流浪犬進行培訓2018年7月,兩人離開導盲犬訓練師工作,宣告「心輔犬出動計畫」正式起跑,由陳奕君擔任計畫執行長,鍾皓羽擔任訓練長,全力找尋合適的流浪犬,培訓成為合格「心靈輔助犬」,陪伴療育需要的人。所謂「心輔犬」,廣義來說,和導盲犬、緝毒犬一樣是工作犬,更是專業的互動陪伴犬、療育犬,牠們最大的功能,是可以幫助亞斯伯格症、過動症、憂鬱症、情緒障礙、自閉症、身障者、精障者和銀髮族,陪他們復健、學習社交技巧、克服情緒障礙,在心靈上有更多成長,並能完成個人目標。稍有不同的是,一般導盲犬、緝毒犬的來源,都是選配自純種犬,加以訓練、實習、淘汰;而心輔犬則是靠陳奕君、鍾皓羽,走訪全省各地流浪動物之家,精心挑選混有台灣犬(俗稱「台灣土狗」,是世界知名優良犬種)血統的米克斯犬中,學習能力強、環境適應力佳且親人的犬隻,加以培訓而成的。台灣土狗機敏又親人鍾皓羽訓練長表示,堅持選流浪犬擔任心輔犬,主要是因為混有台灣土狗的流浪犬,具備聰明、機敏、反應快,和地域性強、忠心護主的特質,非常適合訓練成為親人、可幫助學習的狗老師、狗助教。兩年多來,心輔犬培育團隊,一共培訓出3隻心輔犬:「奶茶」、「戚風」和「墨墨」,第4隻「花茶」也即將加入團隊。「心輔犬和導盲犬一樣,2~4歲是精力最旺盛、工作效率最佳的年紀,到了7歲以後,就要找一處人家退休養老。」鍾皓羽為了成為合格的工作犬培訓師,不但前往美日韓等國進修,還取得不少專業證照。這幾隻認證合格的心輔犬,從2018年7月提供服務以來,服務對象從一般民眾、孩童、銀髮族到各式族群、各種病友皆有,推出的課程及服務,迄今已巡迴全台10縣市,和多所國小特教班、各地特教機構,合作開設課程。今年8月起,更與桃園聯新國際醫院合作開課,幫助6到12歲的早療兒童,藉由特殊兒童潛能開發課程,加速小朋友的學習速度。轉變往往在轉角出現陳奕君不否認,剛開始時,這些苦惱的媽媽,大都是在心累無力之下,抱著「姑且試試」的心態,讓孩子和心輔犬相遇。「不少家長質疑與擔心:流浪狗會不會很危險?心輔犬真的能當孩子的學習助教嗎?」但看到後續孩子的反應,媽媽們形容:「彷彿看到一線曙光」。由於狗助教魅力十足,怕狗的孩子經過引導,開始敢去摸狗親狗,而原本就愛狗的孩子,除了眼睛一亮,學習也更有動力,讓不少家長感歎:「努力了好多年,有時候真的很灰心,沒有想到最後改變我家小朋友的,竟是一隻流浪狗。」而亮眼的成績,也讓心輔犬團隊,獲得桃園青創指揮部、新北市社企電商基地協助,前往各地舉行宣導講座、互動課程,藉由活動打出相當高的知名度,不少學校及醫院,陸續成為固定的合作夥伴。弱勢族群互助改命運「目前服務最多的案例,就是協助特殊教育孩童的學習,以及失智者的互動刺激,從過程中,看到很多成功案例,也獲得很多家屬的正向回饋。」不少老人失智後原本失去學習動力,為了要與狗狗互動,開始主動學習,不但變得機靈和愛笑,也更願意和別人講話聊天,有助延緩失智的速度。為了滿足更多來自各界的需求,陳奕君和鍾皓羽目前持續尋訪適合培訓為心輔犬的流浪犬,但陳奕君強調,團隊一直努力的,並非降低流浪犬的數量,因為能夠培訓成為心輔犬的流浪犬畢竟數量有限。「但我們希望,可以藉此翻轉流浪犬在台灣民眾心中的感覺和想法。」流浪犬和老人及特教兒童,都是一般人眼中的弱勢族群,卻可以藉由互助互學而改變彼此命運。此外,雖然從計畫一開始,陳奕君、鍾皓羽就沒打算從中賺錢,但她們也很有志氣,不想成立非營利組織,靠募款方式維持營運。這個青年新創團隊,除了靠自立自強持續壯大,也在圓夢過程,善用智慧助人為樂。給被社會拒絕者再次機會在陳奕君眼中:流浪犬、特殊教育兒童、失智老人……都是一群容易被社會遺忘和拒絕的弱勢族群,而心輔犬計畫希望能改變這些族群的命運!陳奕君說,雖然他們常被社會遺忘,但其實都很有潛力,只是我們很少給他們機會,往往還沒有看到他們的能力前,就先被放棄了。從小喜歡動物的陳奕君,回想小時候家住新店山區,很多人會將狗帶到附近山區棄養,這些流浪犬非但沒有造成她的恐懼,反而成為了她童年最重要的回憶。「小時候在爸媽都要上班、兩個姊姊又去外地念書,這些流浪狗變成我最重要的玩伴,甚至會迎接我、護送我回家,讓我在心靈上得到很大支持。」「覺得流浪狗很危險,絕對是刻板印象。人一旦有偏見,狗自然也會感受到不友善,但其實如果願意卸下心防,用正確態度與方式相處,就會發現牠們其實很溫柔,也仍然願意相信人類。」陳奕君牢記童年時被療癒的感受,相信這樣的經驗也可以用在特殊教育的小朋友身上,於是認識夥伴鍾皓羽後,發展出心輔犬計畫。鍾皓羽坦言,流浪犬大都有各自創傷,個性也比較敏感,如果小朋友有較激動的行為,像亂衝亂撞,狗狗的確會因此閃避甚至大聲吠叫,「這是當下非常好的教育,正因狗狗的反應,小朋友反而能藉此學習到,哪些動作會引起狗的反感,進一步延伸到跟人相處。」鍾皓羽說,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狗狗,導盲犬太過溫馴,對一般的孩子反而會營造錯誤與易於誤會的情境,讓孩子容易對狗狗為所欲為,但這樣的行為到了現實世界,遇到一般的狗狗或小朋友,孩子更容易被拒絕、更容易遇到挫折。而心輔犬雖然有情緒,但都受過訓練,遭受到不舒服的對待時,並不會真的攻擊人,只會閃避。加上老師從旁協助導正小朋友的行為,而訓練師也會在一旁觀察狗狗的行為,讓狗狗放鬆且開心的度過整個課程。鍾皓羽說,這整個教學過程,反而更貼近真實的世界,能讓孩子學會尊重生命,也學會和外界互動。 前一篇文章 林谷芳 傳承 禪 文化 下一篇文章 吳宗信 揪人造火箭 飛向太空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任務在身 便勇往直前侯一罡 職涯第二春精采萬分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 作者其他文章李公元 戴口罩自畫像 傳遞溫暖的力量創作多元 朵朵花開來自地球家庭的感動劉長浩樂於分享非洲故事酷酷甲殼嫂 一路支持鄒秉勳熱愛變魔術 互動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