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浩樂於分享非洲故事

文╱派翠西亞 |2020.03.14
3764觀看次
字級
問一開口就處處笑點的劉長浩:為何自稱「甲殼哥」? 今年四十一歲,曾代表台灣前後在非洲布吉那法索及馬拉威、中美洲的尼加拉瓜等國生活十年的劉長浩,提起自己的綽號,忍不住睜大眼睛說:「我的法文名字常被人亂叫成『傑克』、『查克」,其實最接近的讀音就是『甲克』,所以我乾脆自稱『甲殼哥』。圖╱甲殼哥提供
指導員劉長浩技師(左)正在教導農民如何維修耕耘機。圖╱甲殼哥提供
巴格雷墾區的農民,學習在水稻田中插秧。圖╱甲殼哥提供
布吉納法索技術團熄燈前,甲殼哥移交水稻原種給布國研究 機關INERA。圖╱甲殼哥提供

文╱派翠西亞

問一開口就處處笑點的劉長浩:為何自稱「甲殼哥」?

今年四十一歲,曾代表台灣前後在非洲布吉那法索及馬拉威、中美洲的尼加拉瓜等國生活十年的劉長浩,提起自己的綽號,忍不住睜大眼睛說:「我的法文名字常被人亂叫成『傑克』、『查克」,其實最接近的讀音就是『甲克』,所以我乾脆自稱『甲殼哥』 ,好記又不會被念錯。」

二○○二年,劉長浩就讀中興大學農藝系四年級,因為當班代被教官點名去聆聽有關兵役的消息,聽說男生可以選擇加入「外交替代役」,前往友邦國協助我國技術人員進行各項工作。一聽到「出國也可以算當兵」,劉長浩不假思索所就「自告奮勇」報名了,至於「替代役」要做些什麼?會前往哪些友邦國?服務內容是什麼?他一概不清楚。

一頭栽進外交替代役

「當時我加入的是第二屆外交替代役,第一屆學長還沒退伍,完全沒人可諮詢,連我去戶政事務所兵役科放棄預官時,所裡的大姐也不清楚外交替代役是要做些什麼事。」有趣的是,人生的路似乎早有安排,劉長浩在大學時曾選修一年法語,而後來他也抽到講法語的布吉那法索。

一派樂天的劉長浩,在成功嶺受訓一個月後,和其他外交替代役夥伴,一起至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受訓,在抽籤決定派任國家時,役男們都一臉茫然:「這是什麼國家?怎麼聽都沒聽過?」大家竊竊私語,「聖多美普林西比」、「馬拉威」、「布吉那法索」、「查德」、「尼加拉瓜」……感覺好像都差不多,就算想交換也無從交換起,所以最後,大家都沒換。

之後進行三個月專業訓練──從外語會話、生活救災常識、國際禮儀到心理建設,國合會課程扎實,為役男們的「外交之旅」做足了鋪墊;但儘管準備完善,偏偏就是沒人告訴他們:這些「沒聽過名字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模樣。「他們一直說,去了就知道了。」而劉長浩也果然一下機就受到震撼教育。

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沒有空橋,必須「長途跋涉」穿越停機坪到唯一的航廈辦理入境,現場沒有電腦連線,也不見行李轉盤,行李全被裝在籃子裡「丟」出來,一切配置都非常的「原始」……幸而有大使館秘書親自接機,一行人才得已順利入境。

在「獅子的家」種水稻

劉長浩被分配的墾區位於「巴格雷」,在當地方言中,意指「獅子的家」,過去是一片草原,依傍著那干貝河。「非洲人過去只會種旱稻,老天賞臉下雨,稻子就長得好,老天不賞臉乾旱,稻子就長不好。而我們的任務,就是教會他們種水稻,也幫他們建設大型灌溉設施,保證隨時有水可灌溉。」一九九四年,巴格雷墾區正式動工,左岸由一家法國工程公司承包,右岸工程則由中華民國政府委託技術團負責。

「其實,左岸地勢是緩坡容易施工,右岸是花崗岩硬盤,地形複雜且高低落差大,開墾起來相對困難,可惜負責左岸這家跨國工程公司的專長不在於興建灌溉溝渠,最後不僅把工程做壞,還丟下爛攤子跑掉了。」在布國政府拜託下,台灣的技術團接手左右岸全部工程,分白天、晚上兩班制施工,二○○二年劉長浩抵達後不久,歷時九年的灌溉及開墾工程進入尾聲,更建造一座「台灣友誼橋」做為紀念。

身為「農藝助理技師」的劉長浩,協助資深技師繁殖種子、指導村民種植水稻,每天在太陽下長時間工作,很忙很累但不亦樂乎,也和村子裡的百姓親如家人。「當地人很少,全村都像家人,不會有誰和誰不講話這類的事,因為一旦彼此有心結,就會少一個家人,這是大家都不願發生的事。」

與多國結下不解之緣

至於技術團裡,有十多位專家與技師、五位替代役男,雙方年齡懸殊──專家與技師已年屆六十,替代役男則都是二十來歲,中間一代因台灣經濟起飛而斷層,以致老技師們在「後繼無人」慨嘆下,對年輕役男格外照顧,讓劉長浩留下和樂融融的美好回憶。

兩年間,劉長浩平日除了工作,就是四處交友、探索風土,連要離開時仍意猶未盡。退伍兩年後,他本來想考外交特考,後來想想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彎腰下田,於是二○○六年考上國合會的農藝技師,前往馬拉威再度延續他的非洲之旅。

不料,二○○八年一月,馬拉威與我國斷交,正在進行玉米育種的劉長浩,一下子被轉調到尼加拉瓜改做水稻三級制種子生產計畫。做了半年,地才剛整好,又被國合會急調回四年前服役的布吉納法索──原來,當年的那些老技師們都要退休了,團部亟需補進法語人才,於是甲殼哥又回到了他非洲故事的起點。

成為布國農業部顧問

重返布吉納法索,正值技術團的轉型期──外交部預計於二○○九年年底,結束駐布吉納法索技術團,相關合作轉由大使館下設的「國際合作組」負責。於是,除了本職的技術工作外,劉長浩還得幫技術團的行政工作「收尾」。「工作很繁瑣,不但要處理勞資糾紛、與布籍勞工協調、上法院、跑勞工局,還要擔任出納,處理每月薪資發放。」所幸一切平安順利,每個月到銀行提領千萬現金從沒被搶過。

隨著援外團隊結束,劉長浩從大包大攬的農藝技師,轉任布吉那法索的農業部顧問──雖然名義編制在布國政府體系內,但計畫專款仍舊來自中華民國外交部,目的是為了確保計畫如期推進、補助款確實核銷,所以由台灣派人擔任中介人,了解執行計畫細節,也為政府經費支出把關。

金錢外交早已絕跡了

「其實台灣國際合作工作早就沒有在進行『金錢外交』了。」對於以往常被垢病的「被友邦當凱子」的說法,劉長浩認為早已不是事實。事實上,台灣在國際合作這塊,並不會直接把錢丟在對方手裡,而是簽訂透明的計畫和合約,也有第三方銀行見證,再透過專款專用,層層把關。「更何況,『錢』也早已不是我國優勢,馬拉威和我們斷交的時候,中國給了六十億,我們連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做不到。」劉長浩認為,「國際合作模式」是外交弱勢的台灣,在多次吃虧後發展出的一種生存之道。

透過各種國際合作,即便國家斷交了,人民之間的往來並沒有斷訊,那些曾經有過的感謝也一直存在。「直到今天,我和非洲朋友還是常有聯絡,互相寫信,大家都很思念彼此。」甲殼哥除了幫非洲朋友把乳油木果脂和洛神花等農產品銷到台灣,最近正在與好友們設計一套營運模式,對布吉納法索的孤兒展開職業訓練及建立農產加工廠,協助開拓通路將孤兒院的產品銷往歐美國家,培養院內畢業生經營管理能力,讓孤兒院得以永續,不用再為了經費掛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