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話 行由品第一 問題講解5

星雲大師 |2018.09.01
2295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山西省高平市開化寺釋迦牟尼說法圖。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法輪/泰國曼谷/國立博物館藏

文/星雲大師

﹙九﹚ 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聽聞佛法呢?

在大乘佛教的一部《維摩經》裡,曾經敘述這樣一段事情: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跟隨文殊師利菩薩及比丘們到維摩居士那裡,去探望慰問他的病情。

在維摩丈室裡,很多菩薩、比丘都站在那裡,維摩居士看得出來,舍利弗心裡好像很不以為然,意思是說,我們這麼多的大人物到了你這裡,你看,房屋裡面一無所有,也沒有椅子,也沒有凳子,怎麼不請大家坐呢?

維摩居士就問舍利弗:「尊者!你是為法來呢?還是為床座而來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道:「維摩居士!我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床座而來。」

在《六祖壇經》裡面,惠明曾經對六祖大師說:「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搶奪你的衣鉢而來的。」

有的人聽聞佛法,只是因為好奇,他並不在意佛法裡面講的什麼;有的人只希望在佛法裡找一點消災免難、增福延壽,或者發財之道;有的人在佛法裡面,只希望獲得看相、算命,預知未來禍福窮通之道。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聽經聞法。

過去,印光大師在上海講經:第一天,人山人海;第二天,聽眾一半沒有了;第三天,愈來愈少。所以,印光大師就有一個感覺:好多人不是來聽我講經的,他是來看印光長的什麼樣子,是不是三頭六臂。看過了,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和尚,還要再來聽他講什麼話呢?所以,印光大師後來就發願,用書信度眾,不再公開講說。

甚至於現在有很多人聽聞佛法,他不求佛法如何印證,對自己身心有什麼受用,你問他:「到哪裡去?」

「去聽某某法師講經。」

「講得好不好?」

「講得好啊!」

「怎麼好法?」

「聽不懂啊!」

聽不懂就是好。所以,在佛教裡,法師講經說法,要契理契機。契理容易,契機困難。意思是說,我們依循佛經,照本宣科,那樣比較容易,但是要契合你的根機,讓你能接受,就很難。假如我們有正確的目標、正確的認識,只是為佛法而來,為聽法而來聽法,那就很容易契合佛法了。

過去有一位法遠禪師,他從南方到北方去參訪歸省禪師。南方較熱,北方比較寒冷。在熱帶居住的法遠禪師和道友一起到了北方歸省禪師的道場,先到客堂掛單。從早上等到中午,也沒有人來理會;到了下午,也沒有人來接待。同來的道友饑寒交迫,天色暗了,氣溫更加寒冷,陸續有人生氣的離開。

到了晚上,同來的人都走了,只留下法遠禪師一個人。知客師父終於出來了,問他:「你來做什麼的?」

他說:「知客師父慈悲!學人來到這裡,想要親近歸省老禪師,我來求他傳授佛法的。」

知客師聽完,不分青紅皂白,拿了一盆水兜頭就往他身上一潑,他說:「我們老禪師沒有時間會客,你趕快離開吧!」

法遠禪師還是很虔誠恭敬地說:「知客師父大德!我從南方不遠千里而到北方來求法,豈能為你區區一盆水就潑走呢?我一定要在這裡等候歸省老禪師。」

由於法遠禪師求法熱誠,終於被允許住下來,擔任典座的職務,也就是煮飯、燒菜、做苦工。

當時的寺院裡很清苦,幾百個出家人,幾乎每天都沒有油煮菜。有一天,法遠禪師拿了一點油,煮麵給大家吃。這個事情給歸省老禪師知道了,把他叫來質問:

「這油是我常住寺院所有,你怎麼可以隨便拿它來做人情,煮麵給大家吃呢?現在你要賠償。」一個貧窮的參學學人,哪裡有多少錢能賠償?

「你把衣單留下來抵押,人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佛法沒有求到,衣單卻被扣留了。但是法遠禪師絲毫沒有怨言,心中暗暗決定:「我還是去化緣,替人念經,有了一點錢,再來贖回我的衣單,再來求老禪師開示我佛法,我就住在寺院外面大門口的走廊上。」

半個月以後,老和尚看到了,「叫你走,你怎麼不走?你怎麼住在我們的房子裡?雖然是屋簷下,也是我們寺裡的房子,你要繳房租。」

想要贖回衣單,不但沒辦法贖回,又要他繳房租。但是,經過許多考驗以後,法遠禪師終於得到老師的賞識,歡喜的把方丈、住持的位置傳給他。

我們尋師訪道,要禁得起考驗;我們服務社會,或者做任何工作、事業,都要能禁得起考驗,都要能受得了挫折。譬如求佛法,要為法而來,不是為了得到名聞利養而來。求佛法,要有真正的發心。學佛,佛要我們學他做什麼?學佛就是學習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說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來種性無缺無餘。學佛法要真正的為佛法而來,為悟道而來,為遠離煩惱而來,為了生脫死而來,只要發心正,立願廣,所求的佛法自然能圓滿成就。

但是,時下有一些人,念佛念了多少年,錢財給人家倒閉了,他就怪阿彌陀佛沒有保佑他。他念佛是為了要保護自己財產,然而從因果法則來看,錢財被人家倒閉了,是源於貪心,或是由於高利貸的交易,怎麼能發財呢?再說阿彌陀佛不是你的財務經理、保險公司。所以,在佛法裡面,我們往往都有一些不正當的要求,不合因果的法則。因此,用不合理的態度來聽聞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我們要真正地為佛法,為真理,為完成自己的人格,為圓滿自己的生命而來聽聞佛法,這才有意義。

﹙十﹚ 惠能大師悟道以後,怎麼樣生活?

在佛教裡,悟道的禪師們如何生活?一般人往往對這個問題深感好奇,總以為悟道了以後,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風喚雨?

事實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樣。悟道就等於從黑暗裡面忽然見到光明,從迷惘裡忽然見到真實。過去是錯的,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非的,現在是是的。所以,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剎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搖地動,不但過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與宇宙虛空融為一體,現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風光,是另一個真實恆常的世界。

因此,六祖惠能大師悟道以後,生活是怎麼樣?今依據《法寶壇經》,提出六點來說明惠能大師悟道以後的生活境界。

●侮辱不以為恥:惠能大師從廣東到黃梅的時候,五祖弘忍才見到他,就講了一句非常傷害他的話,五祖弘忍說「南方人是獦獠」,就是還沒有開化的人,而惠能大師並不以為這是可恥。他是悟道的人,因此有這樣的修養。

●卑屈不以為賤:惠能大師在五祖弘忍的門下,在磨坊裡推磨、舂米,所謂「腰石舂米」,即使腳受傷了,一樣隨眾作務,任憑怎樣卑屈的工作,他也不認為下賤。因為在悟道者的世界裡,工作是神聖的,為眾生服務更是責無旁貸。

●艱難不以為苦:根據《六祖壇經》記載,惠能大師一生充滿艱難困苦,到處被惡人追逐,魔難重重,就是隱居在獵人群裡面,和獵人為伍,一住就是十幾年,他也不以為苦。因為,悟道的人,苦不算什麼,你認為很卑賤的,在他認為很尊貴;你認為是可恥的,對悟道的人來說,這些都不足以掛礙在心上。

●恩寵不以為榮:「侮辱不以為恥,恩寵也不以為光榮。」六祖惠能大師在世的七十多年歲月裡,他的前半生雖然充滿魔難,後半生則是倍受榮寵。例如,則天太后請他上朝,賜給他袈裟,請他到朝中供養,用黃金繡成袈裟、用黃金鑄造的鉢來供養他,乃至於講經的經蓋,都是用寶貝、珍珠串成的,每次賜給他絹布、綢緞,都是幾百匹,甚至於國家把他以前新州故居重建,改作國恩寺,六祖惠能大師也不以為榮寵;因為外在的榮寵於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迫害不以為意:六祖惠能大師一生受到的迫害無數,光是行刺他的就有三次,雖然命如懸絲,但是他「為法忘軀」,不以被惡人迫害為意。

●度眾不以為煩:惠能大師一生說法、傳法,他對真理無比的熱情,從來不知道何謂灰心。所以,一個悟道的人,他本身對眾生,對真理,感到有一種責任感;悟道的人,他覺得自己有力量來擔當;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薩求消災、增福,甚至於求菩薩把一切眾生的苦難都由他來擔當。為什麼?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東南西北都是安樂的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