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和羅丹 西方雕塑史上的巨星

文/陳名能 |2016.10.13
5547觀看次
字級
〈聖殤〉/米開朗基羅 圖/陳名能
〈Giuliano Medici〉/米開朗基羅 繪圖/陳名能
〈大衛〉/米開朗基羅 攝影/陳名能

文與圖/陳名能

西方的雕塑藝術源遠流長,自古希臘崇尚自然始,但凡神話、戲劇、詩歌、繪畫和雕塑,無不是極力歌頌讚美我們人類軀體的自然美,其中雕塑成果最豐碩最顯著,以正確的解剖結構,精準的比例姿態,及動人的表情神韻,表現不加矯飾,沒有遮掩的真善美,從現存的雕石上我們看到,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達到無比的藝術高峰,而且此後近三千年,更是花繁葉茂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在全人類的文化藝術中獨樹一枝,無出其右。

不過大多數希臘羅馬以及中世紀的藝術瑰寶,創作者均不可考,或僅有名號而生平事蹟不詳,這一方面是由於年代久遠,被淹沒在歷史中;一方面則是古代藝術家的地位不高,僅為貴族王室和教會的附庸匠人,其名聲自然也沒有記錄而流傳下來。

這個現象到了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改變了。西方文明經過中世紀千年的沉澱,再以希臘羅馬古典為師,重新出發。「文藝復興」在文化和知識上為「啟蒙」和「發現」的時代,當時商業興起,社會財富累積,各種藝術活動都受到莫大的重視和鼓勵,個人以博學多能為榮,優秀的畫家、雕刻家、學者、科學家、建築師成為社會中的精英專業職業,得到優厚的經濟報償,享有特殊的名聲榮譽。又由於個人主義萌芽,中世紀時認為人生在世只是為了來世永生的階梯,文藝復興卻認為人生現世,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肯定了個人的存在價值,個人應同時追求生前與死後的名聲,藝術家在其作品上簽名,個人與藝術都要被肯定。

西元一四七五年,米開朗基羅有幸就出生在這一個波瀾壯濶時代的義大利;三百多年後,歐洲文化及藝術的中心移轉到法國,西元一八四○年羅丹出生於巴黎,接續了西方雕塑藝術的傳承。米開朗基羅和羅丹兩位偉大的藝術家,前後輝映,堪稱西方雕塑史上的巨星。

米開朗基羅(Buonarroti Michelangelo,

1475-1564)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自命雕刻家,二十四歲就完成了令人驚歎、屏息、感傷的〈聖殤〉(Pieta);三十三歲受命繪製西斯汀教堂天花壁畫,歷時四年完成;七十二歲接受委託,繼續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工作。他一生悠遊於雕刻、繪畫和建築各類藝術間,並創作十四行詩,以及據稱為梵諦岡衛兵設計制服,留下無數世間珍品,直到八十九歲去世。米開朗基羅幾為文藝復興的同義字。

米開朗基羅生於文藝復興中期,受教於藝文大師,交遊飽學鴻儒,身處佛羅倫斯及羅馬,又蒙梅迪奇家族及教廷之寵任,可謂恭逢其盛。不過當時義大利半島戰禍頻仍,米開朗基羅也涉險其中,因此如他的雕刻和繪畫人物多以男性為主,即使是女性也大多體格壯碩肌肉飽滿,常呈扭曲和緊張的姿態,軀幹、頭頸、肢體均朝不同之方向及角度伸展或收縮,表現出不安和苦難的悲劇性格,或許正是他處境和心情的反映。

由於雕刻及繪畫的盛名太大,常掩蓋了米開朗基羅在建築上的成就,其實他在建築上可能更具有開創性的貢獻。當時古典建築的理論和實踐均已成熟,也有豐碩的成果,似乎又該有所改變,尋找新方向了,米開朗基羅以兩個建築作為他的回應。

在梅迪奇家廟的新聖器室及墓室中,米開朗基羅將古典元素扭曲、彎折、變奏(形)、錯置和重組,有如他將自然的人體,以不自然的姿態呈現,而他對待建築正如他對待雕刻。在勞倫斯圖書館門廳中,米開朗基羅超越機能考量,而以雕刻的手法隨意塑造其造型,「古典元素」和「非古典語法」的混合,形成詭異而有趣的氛圍,細部處理違反常態,陰陽錯置,擠壓與伸張並存,增加視覺上游離和律動的效果,處處令人驚訝,令人思考。

米開朗基羅在此預告了「矯飾主義」(Mannerism)的來臨,也就是後來風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Baroque & Rococo)的濫觴了。

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被譽為繼米開朗基羅後最著名的雕塑家,有論者認為羅丹是現代雕塑的思想家,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能以無機的土石呈現生命的律動。羅丹出生於法國巴黎,自幼即顯露出相當藝術才華,進入初級藝術學校受教於數位名師,但三度報考法蘭西美術學院失敗(1857-1859);他自認得意的作品〈塌鼻男人〉(1864)也遭官方沙龍展拒絕;他的早期重要作品〈青銅時代〉(1875-1876)展出時受到抨擊,認為太逼真是以真人翻模製成的。

一八七五年羅丹遊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的啟發,從而確定他的寫實主義的創作方向,這一年正好是米開朗基羅出生後的四百年。

羅丹一生飽受爭議,但他許多的作品如〈沉思者〉及〈地嶽之門〉(1880-1917)、〈雨果〉(1883-1884)、〈加萊義民〉(1884-1885)、〈巴爾扎克〉(1891-1897)等等,已經為他作了最有力的證明。也如他的前輩米開朗基羅,羅丹有多方面興趣,除了雕塑,建築、人物畫、風景畫、蝕刻以及陶瓷等均有深入研究和成就,他出版了《繪畫集》(1897)、《藝術論》(1911)以及《法國教堂》(1914)等書籍。

羅丹視工作為宗教,告誡學生靈感無法完成作品,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他費時七年的〈巴爾扎克〉搬離工作室時,他仍意猶未盡,認為還可以改得更好。晚年羅丹宣稱,他現在才剛開始了解了雕塑的規律。

米開朗基羅和羅丹出世在歷史關鍵時期,他們都繼承傳統,並開創新的造型世界。前者以雕石,後者則多以塑泥,作為雕塑語言工具,為人類造像。石雕是減法的程序,泥塑則基本是加法的工作。

石雕必須謀定而後動,一旦下刀之後就不可逆了。米開朗基羅一些作品並沒有完成,仍保留粗糙的塊面和刻痕,卻形成特殊的感染力,論者常以為這是他創作的原意,並作各種解釋。我認為只是因某些外在因素,使他無法繼續工作;或者就是刻錯了,使他不得不放棄。米開朗基羅為古典盛期巨匠,他的傑作均雕鑿打磨得精美細緻,有類古典的工筆繪畫。雕塑一如繪畫,粗曠、寫意、揮灑的手法都在到晚近才出現,米開朗基羅在無意中觸動了現代藝術的敏感神經。

泥塑除了加法也有減法,可以任意修改,也可以做大幅度的更動。羅丹的作品因此一做多年,修改無數次。塑泥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快速,這是羅丹作品數量龐大的原因(他的大理石雕常由其他刻工依據塑泥模型製作),塑像可以複製多個,更有利於他的藝術廣為流傅。

羅丹處身於十九世紀後半及二十世紀前期法國巴黎,正是人文的現代主義及繪畫的印象派興盛的時間和地點,他的作品題材和內涵,反映了現代主義世紀末的頽廢及象徵意味,不足為奇。而在表現技巧上,羅丹將印象派不重細節並強調虛實的手法,結合黏土原有柔軟、易變、流動的塑性特質,以寫意筆觸式的手與指,塑出了動人的節奏和張力。羅丹就此打破古典的束縛,開創了新的現代雕塑語言。

米開朗基羅和羅丹的雕塑創作,以及其他無數的西方雕塑藝術珍寶,是我們人類文化最輝煌的成就。現在它們分別典藏在世界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私人收藏,出版品或影視媒介中,啟發我們智慧,豐富我們的生命。同時它們的分身,複製或直接翻製的石膏模型,在每一間美術教室中,就成為每一個有心學習美術的青年初戀的對象,或膜拜的神祗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