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錕臨梁楷〈李白行吟圖〉.簡筆水墨.宣紙.2025
圖/李蕭錕
文/李蕭錕
書法課講授結束,剩下幾分鐘的時間,學生突然要求我示範梁楷的〈李白行吟圖〉。
這學期開的是書法課,但上課時偶爾也會提及繪畫理論和技法,特別是人物畫。
傳統人物畫最難處在「神韻」,也就是南齊藝術評論家謝赫所言「六法」中的第一法「氣韻生動」,字面的解釋,大概就是說,若具備氣格、神韻,則這幅畫就顯得生動活現。
其實,謝赫雖列舉六法,但其他五法都含賅於第一法「氣韻生動」中,例如:
第二法「骨法用筆」,指的是人的骨骼相貌和用筆技法。
第三法「應物象形」,指的是相應於描繪對象的相似度。
第四法「隨類賦彩」,指的是隨著描繪對象的顏色,進行賦色。
第五法「傳移模寫」,指透過臨摩,將技法流傳下來。
第六法「經營位置」,指的是畫面的構圖和布局。
以上這五法,包括用筆技法、相似度、配色能力、臨摹功夫,及構圖要領等,若沒有「氣韻生動」,則這幅畫只能稱之為「匠氣」之作,不能稱之為好的作品,否則,謝赫不會將其列於第一法。
拙作於「氣韻生動」之境,有天壤之隔,然時刻勉之勵之,嚮之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