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能隨想】 凝固的奏鳴曲

文/陳名能 |2020.10.20
1953觀看次
字級
米蘭大教堂──中世紀哥德式樣。 圖/陳名能
羅馬聖彼得教堂──文藝復興最後的高潮,歷經12位著名建築師、共120年才完成,也預告了巴洛克藝術時期的來臨。圖/陳名能

文/陳名能

「奏鳴曲」發源於義大利,原文Sonata為「器樂曲」之意,與Contata為「聲樂曲」相對。「聲樂曲」就是歌唱,是音樂和語文的結合,曲調與歌詞關係密切。「器樂曲」除少數的標題音樂,多為表現純粹抽象的聲響之美,音樂的演繹會自主地尋求一個結構和組織框架,於是自然發展產生了「曲式」,「奏鳴曲式」是最受重視且被廣泛使用的「曲式」。

「奏鳴曲式」Sonata Form原為「二段式」,逐漸發展成為「三段式」;現代「奏鳴曲式」的主體由「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組成,其實就是「ABA」、「正反合」、「123」的「三段式」:

「呈示部」,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對比的「動機」,各自發展成「主題群」組成。不同的「動機」之間,或不同的「主題群」之間,常有呼應、競爭、矛盾衝突、交纏、襯托、融和的相互關係,這是作曲樂思發想的起點,樂曲因而定調。

「發展部」,是將「主題群」發展、擴充、變奏,此時是多采多姿的高潮,如將音樂拋向更開闊的空間,變幻出意想不到的色彩,這是作曲者功力的考驗。

「再現部」,是「呈示部」的「主題群」,經過發展後,再次呈現並加以演繹,自然回到原始出發點,平復激情來結束全曲。

「奏鳴曲」為最具表現力的音樂程式,因為主題的對比鮮明和發展的劇烈曲折,最能引導欣賞音樂和激發共鳴的心理狀態。作曲家藉此將樂思,既遵循某種規則,又有淋漓盡致的發揮空間,是他們的最愛,也是我們欣賞時,有助理解的導聆地圖。

西方古典建築從紀元前,希臘人建立「柱式」建築,羅馬人開發「拱券」的應用,這是兩個對比鮮明的基本「動機」,正是「奏鳴曲式.呈示部」中,兩個「對比動機」的巧合。此後約二千多年,西方無數建築師從此構築出許多「主題群」,再發展成各種不同的「樣式」(Style),這是「發展部」;最後又回到基本「動機」和「主題群」,就是「再現部」。

這個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似乎是隨機而非預設,但其軌跡與「奏鳴曲式」如此吻合,也許是歷史進程的「應然」,而非「偶然」。如果「奏鳴曲式」的形成是音樂成長的自然結果,西方建築發展的過程也有不可脫離的宿命。似乎是某種心理和行為的法則,無論曲式結構的設計和建築發展的軌跡,都受此法則的規範。

當我們面對這些使人「驚心動魄」的古典見證,回顧漫長的歷史,我們自然會提出三個有趣而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一,希臘和羅馬發展出「柱式」和「拱券」的結構系統,是否他們早在三千年前就發現了美學的祕密,設下審美制約,此後悠悠的歲月中,給建築定了調。而中國「木構造」的「斗拱」系統,成型於秦漢或更早,約三千年來更是堅持其基本形制及精神不變。

第二,這兩種分別發展於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建築系統,都在「梁」與「柱」間的介面上大做文章,從單純的結構支撐體,演變成設計者美學發想與呈現的載體,其裝飾象徵的意義,均遠大於結構意義,歷史過程又如此同步類似,也許不是巧合。

第三,音樂家在嘗試創作音樂程式中,找到了「奏鳴曲式」,能滿足心理共鳴的美學秩序。建築師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在嘗試創作建築樣式,在無預謀中,走出了與這個有如經過精心設計的「奏鳴曲式」結構類似的軌跡。也許是漫長歷史過程的脈動規律與整合,形塑出的軌跡,正反映了這個滿足心理共鳴的美學秩序,因此了解類似「奏鳴曲式」的結構軌跡,正可以幫助我們欣賞和理解古典建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