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脫歐 一場騙局 一個謀略

戴定國 |2016.07.03
1403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

英國決定脫歐,歐盟幾乎沒有惋惜聲,也幾乎沒有挽留。六天後的歐盟峰會,就不邀英國首相卡麥隆參加,態度強硬。倒是英國,一片後悔情緒,三百多萬人加入連署,要求二次公投。英國《獨立報》更刊出脫歐陣營的八大謊言,更讓脫歐選民一片恐慌。

脫歐選民當初以為,經濟將崩盤的說詞是政府在嚇民眾的,沒那麼嚴重,現在發現真的那麼嚴重。「#後悔脫歐」(#regrexit)成為推特熱門主題標籤。

脫歐 立刻出現「髮夾彎」

前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曾說:「政客都一樣,即便沒有河,也能發誓在上面蓋一座橋。」這位共產黨領袖在幾十年前對民主的批評,可謂前瞻遠見。

脫歐領袖種種「願景」的保證,公投後立刻出現「髮夾彎」,說獨立紅利數字「有誤」、「我從來沒這麼說過」、「如果有人期待公投後就不會有來自歐盟的移民,他們會很失望」。遭到批評後,更說「有些人就是難以取悅」,或改口稱「公投前我們說的很多話,可能要重新思考。」

脫歐派的財相奧斯本和前倫敦市長強森都強調「不急著啟動」脫歐談判。美國國務卿凱瑞表示,英國脫歐可能不會落實,且倫敦當局不急著出走。路透指出,英國也許永遠不會啟動脫歐程序。

英國人愚蠢 美國人瘋狂

公投前,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寫道:「如果英國人愚蠢到選擇脫離歐洲,也許美國人真會瘋狂到選舉川普當總統。」事實證明,英國人並不愚蠢,只是被脫歐領袖描繪的烏托邦迷惑了。

在人口結構上,支持退歐的群體與川普支持者相近。他們大都是社會中下階層、收入不高、徘徊於失業邊緣、準備退休且需健保。

愛德華盧斯指出,從實證角度看,川普的「壯麗隔離牆」與強森描繪的「光輝孤立」景象並無不同:兩者都是魯莽的癡想。「然而,從詩意角度看,他們為後現代社會的『疏遠』提供了一種乾脆的解決辦法。」

愛德華盧斯以一句頗有哲學意味的話下註腳:「英國在精英虛偽與民粹主義真誠之間的較量,堪稱一絕。」吸引選民的,正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精英階層就在此做文章。

人民像著魔

誤信烏托邦

英國作家狄波頓說,「人民像是著了魔,誤信扭曲的烏托邦。當代社會進入一種遺忘、退化的新形式。」他指責強森、英國獨立黨黨主席法拉吉,說:「他們是騙子,用不可能實現的謊言騙人。他們如此不誠實,以至於馬上食言了。」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有一句名言:「在民主制度中,即使是一個投票者的無知,也會傷害全體國人的安全。」要遏止民粹式的語言,狄波頓認為,「唯一的方法是公民和媒體必須有智慧,用事實和耐心逐一檢視發言。」

狄波頓強調,民主進入「後事實」的時代,在網路上,事實變得支離破碎。但自古以來,總有人試圖用直覺和熱情來掩蓋理性。

公投前,英國媒體提醒:「不要讓情感左右公投」,稱任何理性計算的結果,都將是留歐獲勝,「但驅動這場公投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其他媒體也質問:「英國將告別它的理性時代嗎?」

髮夾彎謀略 先選上再說

脫歐是個複雜議題,牽涉國貿及政治關係,許多學者認為不適合公投。美國、瑞士等國的公投議題,大都是簡單議題。複雜而選民多半不懂,給了有心政客操縱空間。

公投後,強森和其他「脫歐派」政治人物開始為脫歐踩煞車。理性又回來了。如今各國的民主選舉正朝「先選上再說」的「謀略」動員;選上後,頻頻出現「髮夾彎」,證明了「謊言謀略」。

但歐盟領袖要英國盡快啟動脫歐程序,因為「我們不能停留在不確定和無限期的狀態。」更說,協商脫歐不應給英國特殊待遇。「謊言謀略」被看穿了。

歐盟惱火了:

英國要退就快退

英國首相卡麥隆六月二十八日最後一次出席歐盟高峰會前表示,英國脫歐後,希望與歐盟「盡可能維持最密切的關係」。

德國總理梅克爾則表示,英國不能期待一切如常,「不能期待不再盡義務,還能享有特權。」在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前,不會有正式或非正式協商。英國不能挑三揀四。

歐洲議會二十八日就英國脫歐召開緊急會議,場面十分火爆。脫歐派核心人物、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吉,也是歐洲議會議員,他出席會議時被報以噓聲,「英國要退就快退。」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向法拉吉說:「你怎麼還在這裡?」

法國總統歐蘭德形容,最後一次,卡麥隆帶著情緒,提到英國公投的宣傳過程中充滿著謊言。英國媒體也報導,「在一個流露真情的晚宴上,他警告稱,英國無法繼續接受大量的歐盟移民——即使這意味著失去歐盟單一市場的准入。」

梅克爾說,英國脫歐已沒有逆轉的可能性,認清事實對每個人都好。

英國萎縮 大不列顛變小英格蘭

英國輿論指出,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的人應全力以赴,讓現在不可想像的事情變得有望實現。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由於公投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將先交付國會表決。而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分,也寫入對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分​​權協議中。脫歐需要得到兩地議會批准,蘇格蘭已明確表示將予否決,否則就再啟動獨立公投。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早在二○一三年就提出警告。在〈小英格蘭還是大不列顛〉一文指出:「現在的英國跟幾十年前相比,世界地位沒有那麼穩定了。」

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脫歐公投當時還是未知數。但《經濟學人》分析,英國可能成為一個更小、更閉關自守、對世界影響力更小的國家。或是成為更有效能、對自身及在歐洲角色定位更明確、更外向的國家。「姑且稱為小英格蘭、大不列顛兩個劇本」。

若蘇格蘭脫離,將導致英國萎縮。瞬間少三分之一領土,世界影響力也會大幅下降。「一個無法團結的國家,也沒什麼立場指導其他國家如何處理事務。」

小英格蘭、大不列顛劇本的差異在於領導。卡麥隆因民眾對移民潮的普遍敵意而瞻前顧後,以公投為賭注,贏得連任卻失去歐盟《經濟學人》的標題一針見血:「不要歐洲、不要蘇格蘭、分裂的黨(保守黨挑起脫歐)——做得好,卡麥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