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寒暄 中美戰艦南海時光

戴定國 |2016.04.24
126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網路

三月,美國巡洋艦切斯勞維爾號駛入南沙群島時,一艘中國海軍護衛艦出現在地平線上,從「惡作劇礁」(中國稱美濟礁)方向駛來。《紐約時報》記者海倫庫柏隨艦採訪報導:「倫肖船長早就預期中國人會出現。」

在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附近,中美正爭奪南海主導地位。切斯勞維爾號水手進入戒備狀態。「於是,一場小心翼翼的外交舞蹈開始了。」海倫庫柏記述了這段過程:

用中文客套 高興遇到你

當中國護衛艦進入十公里內,肉眼清晰可見後,無線電報機響起帶著口音的英語:「美國海軍六十二艦……這是中國海軍五七五艦。」

「這是美國海軍六十二艦。早安,先生。今天是個海上的好日子。」

沒有回應。

「這是美國海軍六十二艦。早安,先生。今天是很好的出海日子。」

仍然沒有回應。

倫肖船長轉向會說中文的李少尉,說:「該你了。他們總不能假裝聽不懂中文。」

「中國海軍五七五艦,這是美國海軍六十二艦,」李少尉用中文說。「今天是海上航行的陽光燦爛日子。」

幾分鐘過去。美軍開始坐立不安。突然傳來中文:「今天天氣真不錯。很高興在海上遇到你。」

李少尉仍用中文回應:「天氣的確不錯。也很高興遇到你。」

客套過後,中國軍艦改用英語:「你們駛離母港多久了?」

未來幾天 與你一起航行

倫肖船長回應:「我們不討論我們的航行時間表。不過,我們正在海上度過愉快的時間。」

兩艘軍艦就這樣在海上對峙,交流著有關天氣的寒暄,而各自攜帶導彈、魚雷和重型火砲。

「美國海軍六十二艦,這是中國海軍五七五艦,你要繼續在海上長期航行嗎?」

「這是美國海軍六十二艦,」倫肖船長回應,「我們所有的航行都很短,因為我們喜歡我們在海上度過的時光,不管我們離開母港多久了。」

對方回答,「明白,我將在未來幾天與你一起航行。」

中國護衛艦轉彎了。接著,一艘中國驅逐艦替換上場跟蹤,直到美國軍艦離開南海為止。

周末怎麼過 我們吃批薩

中美軍艦在南海「聊天」不是第一次。《日本經濟新聞》去年十一月報導,中美在南海關係日趨緊張。但在現場,美艦拉森號和中國軍艦保持通訊,還曾出現親切交談的場面。

拉森號艦長弗朗西斯透露,在進入中國人工島十二海浬內的前後十天裡,中國軍艦始終跟蹤拉森號監視。對話如下:

「你在中國海域。在做什麼?」中國軍艦問。

「正依據確定航行自由的國際法,展開行動。」拉森號船員回答,隨後中國方面反覆提出相同的問題。不過,相互溝通始終非常禮貌。

「星期六怎麼過的?我們吃批薩和烤雞翅。還舉行了萬聖節前夕活動。」拉森號為了緩和對方警惕心,特意帶著親切語氣問。

隨後,中國軍艦船員也用英語回答,說些老家、家人和此前到訪過的地點。

「不再繼續跟蹤貴艦。祝願航海一路順風。希望下次再見。」中國軍艦說完,轉身離去。

對於這種親密交流,應該如何解釋?《日本經濟新聞》引述軍事專家稱,中美雖在南海對立,但都希望避免武力衝突。美國國防部智囊表示,美軍採取「挑釁度最低的行動」。

但日本對中國軍力日益增強,比美國更在意。《日本經濟新聞》詢問,親密交流是否「有可能讓中國誤解?」該報強調為了推翻那裡是「領海」的中國主張,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如果拉森號僅僅通過十二海浬,而不採取任何行動,中國有可能認為「事實上承認人工島是中國領土」。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也稱,美國安全保障專家已出現這種擔憂和批評。

歐巴馬公開表示,今後將以三個月兩次左右的頻度,持續派遣美軍船艦駛入。下次是否並非僅僅通過,而是採取更全面行動?《日本經濟新聞》提醒:圍繞南海的中美攻防仍然剛剛開始。

美艦鬥而不破 大陸海軍樂意配合

南海是世界最繁忙航道之一,各島礁、水域的主權,周邊各國相繼聲索。菲律賓指中國對大部分水域提出「過度主權要求」。過去一年,美軍在該海域進行七百多次巡邏。

今年二月,美國航空母艦約翰斯坦尼斯號和四艘軍艦駛入南海演習,傳達美國是該地區主要軍事力量的訊息。本月十五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出席美、菲軍事演習後,登上約翰斯坦尼斯號。

兩天後,四月十七日,中國公布派遣軍機到永暑礁接載患病工人。美國國防部隨即提出抗議。大陸於二○一三年底在永暑礁填海,興建機場,今年一月由民航機起降驗收。美國及南海多國表示反對。這次派出軍機,是強硬回應。

《紐約時報》記者麥克史密特指出,美國在卡特訪問亞洲期間展示強硬手段,相當於一種賭注。「它釋放一個信號:美國將與盟友一起應對北京在南海不斷擴大存在的行動。但它也會引起中國對美國意圖的擔憂。」

去年十月,美國導彈驅逐艦「拉森號」進入大陸在南海的人造島礁「渚碧礁」十二浬內,意在安撫日本、越南和菲律賓,顯示美國會強硬對抗大陸片面改變南海現狀。但美國政府不主動發布新聞。卡特接受參議員質詢時,支吾半天才承認:「報上說的都對。」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將屬鷹派,再三倡議採取更強硬回應,四月初再提,遭白宮駁回。白宮刻意淡化南海行動,不准國防部官員公開談論,以免過度刺激北京,升高太平洋兩大強權間的衝突。

這種切在刀鋒邊緣的作法,是「鬥而不破」的恐怖平衡。《紐約時報》記者海倫庫柏獲准登上巡洋艦「切斯勞維爾號」採訪,發表文章〈危險的寒暄:當中美戰艦在南海遭遇〉,應是刻意的安排,傳達一種表面輕鬆的幽默。大陸海軍顯然也樂意配合。

波羅的海 俄機飛掠美艦打招呼

美國國防官員說,美國驅逐艦庫克號近日在波羅的海航行時,俄國戰機連續多日低空飛掠,高度甚至低得激起海浪。美國稱,這是美俄間近年最具「侵略性」事件。

庫克號四月十一日離開波蘭,開始受到俄機騷擾,兩架蘇愷戰機先後二十次低空掠過。十二日,一架俄國反潛艦直升機更七度繞著庫克號飛行拍照。

庫克號正進行空中演習,屢次呼叫俄國飛機,但對方相應不理。庫克號曾通知俄國船隻,保證他們只是在從事例行作業。艦長認為俄國飛機的做法「不安全又不專業」。

CNN報導,軍事圈有人猜測,俄國企圖藉此警告波蘭。北約組織正計畫在東歐進行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加強軍力行動,防止俄國侵略。二○○四年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小國,都要求北約長久駐軍。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在波羅的海國際水域,俄國軍機低空飛越美國戰艦,遵循一切安全措施。俄機在此有自由飛航權,對華盛頓「憤怒的反應」表達訝異。

俄羅斯的說詞令人想起,美軍艦隊「自由航行」通過南海,引起中國「憤怒的反應」。顯然,「自由航行」的主張被認為只是「官樣文章」。

俄軍波羅的海艦隊正舉行演習,美國戰艦駛近的時機湊巧。俄羅斯國防部說,蘇愷轟炸機「看到美軍船艦後,在遵循一切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轉向。」

俄國的聲明又說,美軍驅逐艦在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基地附近行動,其「自由航行權」,並不影響俄國飛機的自由飛航權」。

不同於中美軍艦在南海「聊天氣」的氣氛,蘇愷轟炸機未發一語,缺少了一點幽默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