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哪來純種歐洲車?

戴定國 |2016.04.10
3953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號稱「瑞典國寶」的Volvo汽車去年起輸美,美國別克汽車今年七月也將「進口」到美國。同屬通用公司的豪華轎車凱迪拉克宣布,新的油電混合CT6旗艦今年底也將從中國裝船,行銷美國。

美國汽車「進口」美國。你沒有聽錯。它們是第一批中國製造並出口到美國的車型,具有開創性意義。「中國製造」終於敲開美國汽車市場的大門。

瑞典國寶 已被中國併購

二○○七年中國汽車業宣稱,將很快在美國銷售。但他們主要生產低價車,被認為過時而粗陋,甚至可能不太安全。如今情況變了。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中國合作,生產別克和BMW等高檔汽車。Volvo幾年前被併購,現在是中國吉利汽車旗下備受信賴的品牌。

紐約時報報導,「對日本進口的汽車,大家一開始也曾有過疑慮,更別提後來的墨西哥車和韓國車。」中國汽車廠的自動化不斷推進,生產管理也改善。中國生產的本田和德國福斯汽車,已開始出口到歐洲和澳洲。

AutoWeb主編麥克哈雷說,美國消費者看重品牌,而不是產地(組裝地點)。「人們花高價買iPhone,這也是在中國製造的。」哈雷說。「德國在南卡羅來納州製造汽車,但沒有人說你開的是南卡羅來納州製造的BMW。它仍然是德國車,只要質量一樣或更好,消費者不會在意。」

這種全球化的論點,並沒有動搖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他們說,通用汽車曾承諾「在銷售產品的地方製造產品」。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也常批評美國公司在海外設廠,威脅要徵稅,但他也在銷售中國製造的服裝。

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本月七日宣布,他的女兒伊凡卡川普(Ivanka Trump)以自己名字為品牌名稱的圍巾,違反聯邦易燃性標準,將被召回。

全球製造謎題 已經解開

全球化下,各國製造業紛紛把工廠遷出,前往工資低廉國家。中國做為「世界工廠」,磁吸力最強。但中國經濟近年走緩,生產力過剩,通用汽車利用美元升值的有利條件,降低售價,向美國出口,有效保持中國工廠開工率。

哈雷說,頂級汽車製造商已經解開了全球製造的謎題,亦即必須提供世界一流產品。通用汽車表示:「希望靈活利用在全球的生產力。」

二○一二年,日本提出釣魚台國有化政策,中國民眾憤而發起反日示威,抵制日貨,有人砸毀日本汽車出氣。這些車幾乎都是大陸生產的「國產日系車」。網路有人指出,「抵制日系車的人以為德國車就都是德國人做的?」僅德國福斯汽車一個關鍵空調零件,全球八成以上的產能都是日本昭和公司供給。

二○○四年,福特汽車生產所謂「世界車」,正式揭開汽車全球化序幕,其中關鍵是「汽車平台」。這是一種共享機制,各廠牌建立某種結盟,共用重要的零組件,如底盤、引擎等,降低獨自生產所需的高昂成本。

汽車流行 由零組件決定

「汽車平台」也包括設計、工程與量產流程,從相似設計的基礎上,創造出不同型號的汽車。這限制了產品差異化,外觀或儀表板等都可見到相同的元素。看看路上汽車,近年大都採用線條形狀的LED燈,就知道為何這樣「流行」了。

在歐盟國家中,對於歐盟與美國簽署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 ,民間抗拒聲浪最高的是德國、奧地利和盧森堡。農產品是談判觸礁主因。

歐洲人對於有地理傳統的特產,例如德國紐倫堡捲肉腸、法國香檳和義大利帕瑪火腿相當驕傲。抗拒TTIP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特產會變成「美國製造」。

歐盟強調產品特色與產地間的地理連結關係,包裝上有「產地命名」保護、「地理標示」保護標章。農產品與汽車不同,產地不等於組裝地點。全球化下,哪來純種歐洲車、美國車?

經過日本「匠人」之手 馬桶也不一樣

去年三月,大陸遊客瘋買日本電子鍋、免治馬桶座,有大陸民眾爆料,在日本商場意外發現,松下(Panasonic)的免治馬桶座竟是「Made in China」,直呼「等於當了人肉搬運工」。

松下電器稱,那款免治馬桶座在大陸沒有出售,而是從杭州出口到日本,「專門提供給到日本消費的中國顧客」。松下還說,這款免治馬桶座完全依照日本標準生產,品質優於在大陸同品牌產品。

在「馬桶風波」中,不斷有「日本產品中國造」、「國貨不輸」的呼聲。上海電器檢測所對二十七款智能馬桶蓋進行檢測。結果,國產品牌合格率四成四,國外品牌為三成九,日本品牌則全部合格。

日企擁有全球三成七的半導體生產設備,佔全球九成的數位相機市場。「日本製造」的理念、技術和做法並不高深莫測,就是「匠人精神」,即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和耐得住寂寞的鑽研精神,使日本產品的品質獲得高度肯定。

今年二月媒體報導,一度衰退外移的日本國內生產線被「爆買」拯救,有復活趨勢。亞洲消費者將目標轉向日本的化妝品、藥品及日用品。小林製藥的退熱貼、消炎鎮痛劑、液體OK繃是大陸人到日本最愛的「神藥」。

花王已把國內兩間工廠挪為嬰兒紙尿布專門生產線。LION也將在國內工廠增加中高等級的牙刷產量。原本苦於高齡化、國內市場萎縮的資生堂也宣布新建國內廠,目標二○二○年量產,將是該公司時隔廿七年的國內新廠。

花王尿布雖在大陸設廠生產,大陸人仍喜歡到日本買「日本製」,堅持用起來效果不同。也許,經過日本「匠人」之手製造的商品,真的不一樣吧。

Burberry 中國製造

「買特產」很掃興

路易威登(LV)是法國有名的皮件品牌,二月結束山西太原門市,並預計今年關閉五分之一的大陸分店。據統計,二○一三至二○一五年,英國精品服飾Burberry關閉四家門市,義大利普拉達(Prada)從四十九家減為三十三家。

大陸近年厲行反腐,加上經濟成長趨緩,對精品銷售造成極大影響。此外,大量民眾出國旅遊,更愛到歐洲「產地」購買,因為「更道地」。

二○○六年,Burberry打算將威爾斯工廠遷往大陸,連王儲查理王子也關切,請相關部門介入,希望Burberry留在英國。一八五六年創立的Burberry,一九五五年獲選為英國皇室御用服飾,是高貴的象徵。

Burberry生產線外移,僅造成三百名工人失業,但英國人擔心的是,它代表的純正英國血統會變質。威爾斯廠隔年三月還是熄燈了。消費者內心矛盾,出自威爾斯婦女之手的Burberry風衣、圍巾,比起中國工人的手,似乎就是不一樣。

全球頂級的名牌精品多數為歐洲歷史悠久廠商,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工藝技術及近乎藝術創作的品質控管。這種無可取代的品味,製造業產品如電腦、汽車、家電產品等,難以相提並論。

汽車及電腦不論是在哪裡製造,只要掛上原廠品牌,一般消費者都能接受。何況汽車幾乎由機器人(機械手臂)組裝,沒有威爾斯婦女之手、日本「匠人」之手的差異。

精品買家通常會講究製造地,並據此評斷精品的工藝技術水準及價值。因此,大多買家想買原產地為英國的Burberry、在義大利製造的Gucci、在法國生產的LV及Chanel包等精品。

在一般人印象裡,中國仍是大量生產低價品的代工地。到歐洲旅行,買Burberry圍巾卻發現上面印著「中國製造」,多煞風景。不過,希望購買原產地商品,還有「買特產」的心理因素。

德國農業部長施密特去年表示,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 如果簽署施行,歐洲就不能阻止美國火腿也用「提若火腿」(Tyrolean ham)之名,或美國起司用「荷蘭高達」(Dutch Gouda)的標示。

出國旅行買「土產」回來送親友,如普羅旺斯的烤羊腿、波爾多的葡萄酒,若發現竟是「國貨」,肯定也沒好心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