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二○一三年底,英國首相卡麥隆訪問中國,在新浪微博開設帳號,第一篇貼文被轉發兩萬多次,有網友留言說:「別空著手來,記得帶禮物。」禮物?開玩笑的吧。但一個網友挑明了說,大英博物館收藏中國文物兩萬三千多件,大部分是八國聯軍時掠奪的,「請問英國何時歸還?」
大英博物館典藏文物隨著「日不落帝國」擴張,兩百年來,從七萬件暴增至七百萬件,如果連同體積較小的古錢幣等算在內,估計文物近一千萬件,館方聲稱都是經由「合法管道」取得的。
大英博物館近年屢遭各國追索,希臘、奈及利亞最積極,多次派人交涉。中國及埃及也不落人後。大英態度強硬,「不輕言割愛」,唯恐開例,各國都來。
希臘古文物中最著名的為「艾爾金大理石雕」,是帕德嫩神廟最精華部分,有兩千五百年歷史,十九世紀被英國駐鄂圖曼帝國的大使艾爾金運回倫敦,包括七十五公尺高的樑柱,及十七個呈現希臘神話的雕像。
二○○二年,在被追討二十年後,大英同意與希臘談判,但一直未達成共識。去年十月,美國影星喬治克隆尼的新婚妻子、英國人權律師阿瑪爾出面協助希臘,要求英國儘速將這批無價之寶物歸原主。
大英博物館與英國政府不願意歸還的理由是,希臘沒有能力照顧這些珍寶。但希臘已在衛城山腳蓋了一座現代化博物館,展出神殿仍留在希臘的四成遺跡,並空出位置,等那被劫掠的六成回到雅典。
阿瑪爾指出,「馬頭人雕像的頭在雅典,但身體在倫敦;海神雕像的驅幹被分隔在希臘和英國。希臘人情何以堪。」她更批評艾爾金犯下世界最大規模的文化搶劫,希臘有權要求歸還,現在是大英博物館「認清事實並歸還」的時候。
佛首佛身「兩岸合璧」,佛光山立下典範,大英博物館該多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