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據報導,「吃蘋果玩自拍」最近在波蘭社群網上很熱鬧,大家紛紛上傳自己吃蘋果或喝蘋果酒的照片。這不是什麼好玩的網路遊戲,而是對俄羅斯「反制裁」的反擊。「俄羅斯為什麼突然和波蘭的蘋果過不去了?」網路上有人這樣問。
七月二十九日,歐美對俄羅斯金融、能源及國防領域實施新一輪制裁,被認為是冷戰結束以來西方與俄國間最大的衝突。兩天後,俄羅斯宣布對波蘭的水果和蔬菜實施進口禁令,波蘭是世界最大的蘋果出口國,超過三分之二賣到俄羅斯。
波蘭並不特別倒楣,俄羅斯隨即於本月七日宣布,針對美國、澳洲、加拿大和二十八個歐盟成員國,實施一年的農產品和食品進口禁令,從肉類、果蔬、魚到乳製品。民以食為天,用自己國民的胃當武器,效果是否超過金融等措施?波蘭的蘋果似乎是個證明,經濟受創,波蘭人民的胃也要鬧飢餓。
德國重創 「值得付出」
俄羅斯是歐盟以外地區,德國農產品前三大出口國。德國農場主聯盟表示,俄羅斯是德國和歐盟肉類和乳製品的重要出口市場,進口的限制會造成消極影響。彭博社報導,德國經濟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大眾汽車上半年在俄羅斯市場銷售下降百分之八。
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承認,新一輪對俄制裁將傷害德國及歐洲經濟,但對俄羅斯傷害更大,「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農業部長施密特也抨擊俄羅斯「不當的政治施壓」,對歐洲經濟體乃至俄羅斯消費者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法國食品出口到俄羅斯數量很多,正密切關注果蔬及已面臨困難的養殖業。比利時受衝擊最大的是屠宰業,部分工人將失業。澳洲稱農業、牛肉將遭受損失,必須開拓新市場、簽署新合約。拉脫維亞呼籲國民購買國產乳製品和鯡魚罐頭,將很快推出減免稅收等措施。
美國稱對俄出口食品的比重很小,不會有明顯影響,但俄國禁令可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歐盟也稱,俄羅斯顯然是出於政治目的,將適時採取進一步行動。
歐巴馬政府稱,俄羅斯的做法只會進一步孤立自己,加速資本逃離,令俄羅斯經濟重點行業失去長期融資。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流入俄羅斯的國際資本已減少,俄羅斯的外國美元貸款今年上半年僅七十九億美元,去年是兩百五十億元。
禁令傳聞 俄航股價跌
俄羅斯禁止烏克蘭航班飛越領空,並考慮對歐盟和美國實施類似限制。歐洲飛往亞洲的長途航線,越過西伯利亞上空是最短也是最便宜的,外國航空公司每年要向俄航支付三億美元的航路使用費,俄航股價已因禁令傳聞而下跌。
俄羅斯近年經濟低迷,去年成長率僅百分之一點三,歐盟制裁可能讓俄羅斯雪上加霜。雙方互為最重要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為三二七○億歐元,是美俄兩百多億美元的十幾倍,也十倍於日俄貿易。
美俄貿易總量雖不多,但美國在世界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會造成俄羅斯資本流動的障礙,影響企業融資。俄國上半年對中小企業貸款已減縮兩成,全年外資流失可能達到一千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預測,西方制裁將導致俄經濟成長率滑落至零。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歐盟付出的代價不僅農產品而已。西伯利亞「寒流」已吹到歐美的跨國公司,運動用品公司愛迪達將加快關閉俄羅斯零售店;歐元區第二大零售商麥德龍擱置俄羅斯業務上市計畫。
說到「寒流」,天然氣是歐盟的致命傷。一名俄羅斯高官表示,俄羅斯經濟可以在西方封鎖下堅持一年,西方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一個月都撐不下去。歐洲三分之一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光是想到今年如何過冬就讓歐盟不寒而慄。若完全停止貿易,將使歐盟失去兩千零七十億歐元的市場。
雙方互批 制裁到自己
俄羅斯國際問題專家薩林說:「歐洲人制裁俄羅斯,實際上是在制裁自己,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受到俄國重要影響。歐洲人的制裁措施,對自己的打擊也許比對俄國打擊更大。」
俄羅斯當然也會「自損八百」,食品禁令的反制裁,必然對俄羅斯民眾產生實質影響。歐洲是俄羅斯工業消費品的重要來源,如果歐洲停止對俄日用品出口,俄民眾生活成本將大為增加。
「俄國以牙還牙,只會自作自受。」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佛曼說,禁令會讓俄國的高通貨膨脹率更高,讓消費者受害。
的確,俄羅斯央行也警告,食品進口禁令可能推高一系列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將使得把通膨降至不超過百分之六點五的目標,難度更大。七月俄羅斯通膨上升百分之七點五。
普亭當然也明白。他表示,俄羅斯應表明西方的經濟制裁令人憤怒,但前提是不損害俄羅斯消費者利益。他在與莫斯科以南一名地方官員會面時指出,政府已經提出一系列舉措,「保護全國消費品製造商的利益」。
食品進口禁令立即衝擊俄羅斯自己國民的胃,也間接衝擊歐美人民的胃。雙方都「自損八百」,就看哪一方有「鐵胃」,撐得較久。
俄羅斯反制裁 拉美等國喜迎商機
俄羅斯對歐美實施食品制裁,拉美國家出現新商機。俄國為防止對食品禁運影響民生,計畫以本國食品替代進口產品,同時擴大從厄瓜多、巴西、智利、阿根廷和土耳其進口。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肉雞出口國,希望能取代美國銷俄。巴西牛肉第二大消費國是俄羅斯,禁令公布前後,俄羅斯與巴西百餘家肉品商簽署協議。此外,巴西穀類也可望擴大對對俄出口。
智利去年向俄羅斯出口六億多美元的商品,主要是加工食品、鮭魚和水果。俄羅斯禁止進口歐洲水果後,智利水果可能填補市場缺口。
面對西方的孤立,俄羅斯積極拓展外交空間,普亭七月訪問「美國後院」拉美地區,包括古巴、尼加拉瓜、阿根廷和巴西,為八月展開的反制裁埋下伏筆,並對美國形成牽制。
普亭出席在巴西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會後發表聯合宣言,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使俄羅斯在面對西方金融制裁時,有了迴旋空間。
五月,中國、俄羅斯簽署高達四千多億美元天然氣契約,全世界為之側目。八月初,俄羅斯與同被西方制裁的伊朗簽署為期五年的經貿合作備忘錄,商業界將這一合作稱為「石油換商品」,俄買石油,伊朗用這筆資金買俄羅斯商品。
俄羅斯媒體指出,以前俄伊合作卡在美歐對伊朗制裁,美國對「石油換商品」多次表達不安。如今,西方強化對俄制裁,俄國反而不再縛手縛腳。俄羅斯甚至向美國及歐盟表示,制裁越嚴苛,俄國將越積極與那些「難以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國家合作。
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四月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受影響最大的是英國石油公司,他們持有Rosneft近兩成股份。英國石油公司表示仍將兌現投資承諾,並希望在俄羅斯成為成功的長期投資者。
除了英國石油,埃克森美孚也增加在俄羅斯的石油投資,二○一一年與Rosneft簽署協議,勘探俄羅斯北冰洋海域,這片海域蘊藏數十億桶原油。
跨國企業是最全球化的,商人無祖國,經濟制裁猶如兩面刃,任一國政治性的舉措都會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