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孟蓉 提供
文/林孟蓉
咒語「波夜摩那」,梵文bhaya-mana或vāyamana」。咒意上,bhaya有畏懼之意,vāya有引領之意,mana是心,因此bhaya-mana句譯上有「令人敬畏之心」,而vāya mana則是「引領心識」。
現今語譯「波夜摩那」與前句咒語「地利瑟尼那」合譯為「勇猛者!令人敬畏之心」,屬於祈願祝禱文。
另外,古譯上「波夜摩那」也有「歡喜稱名」、「成就」的意思,《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則把咒語「波夜摩那」解釋為「聞名成就」,同時也是密咒「寶箭手」的咒語。
密咒中的「寶箭手」是菩薩手持「寶箭」,其箭能為弓之用,亦能隨弓迅速遠去,因此是菩薩手持之迅疾法器,能令眾生迅速成就,得欲善友。
此修法屬於密教鉤召法,《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有相關修法記載,經云:
若人欲得善友者,當修寶箭法。其速值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前無異,唯右手持箭首,以箭尻置左手上。畫像已,其印相右手作拳,散立頭指中指,以印作招勢。
另外,版畫中題記「此是寶金光幢菩薩鈸折羅杵」詮釋的內容似乎另有其他意義,與咒語「波夜摩那」的相關性並不是那麼密切。「此是寶金光幢菩薩鈸折羅杵」記載於《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的密教經典中。
雖然題記與咒語的相關性不大,不過題記「此是寶金光幢菩薩鈸折羅杵」卻成為此處版畫的主要的表現。我們在版畫中可以看到菩薩赤足端坐於蓮花台上,衣帶飄飄,左手持鈴,右手持杵,版畫的菩薩法相,多少揉合了密教菩薩造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