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蒸發」的馬航找到了,但還是留下一堆謎團。
電影《全民公敵》讓人害怕,因為我們無時不在別人監視中。但馬航MH370班機失聯後,紐約時報發表專文,充滿疑問句:在這個超級互聯的時代,一架飛機怎能躲過十幾國參與、使用最先進監控技術的搜索,消失得無影無蹤?
目前地球表面只有百分之十面積有雷達覆蓋,沙漠、海洋都不在範圍內。專家說,在大洋高空,你也許是在一個「盲區」飛行,那是世界少有幾個不受監視的地方。紐約時報稱:「這讓我們意識到,更可怕的是,沒人知道我們在哪兒。」
美國學者皮柯耶爾說,圍繞馬航的謎團以「一種痛苦的方式提醒我們,即便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有多少是我們無法知道的,甚至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科技有窮時。遠古人類蒙昧,當發生天災或靈異現象無以解釋,便求神問卜,帝王下昭罪己。如今東南亞國家,當政治人物及科學無法解決問題時,巫術常是選項。馬來西亞請出巫師,透過靈異力量以兩支空心竹管去看,去尋找,成為國際笑話。當地華人譏諷「以管窺天」,澳洲網友也說:「祝他們好運啦!」
在這個iPhone能被馬上定位的年代,怎麼會追蹤不到一架大客機?每次空難都要大海撈針,尋找黑盒子。法國航空一架客機二○○九年墜毀於大西洋,調查人員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水下兩英里深處的黑盒子。
黑盒子是一九五三年發明的骨董,雖然仍有功能,但只能在事後提供證據,無法防範於先。航空公司用衛星為乘客提供Wi-Fi服務,卻沒有用這些技術來確保飛機的安全。黑盒子始終是1.0版本。
技術已有 問題在成本
馬航失蹤前,全球航空業早已掌握高尖端科技,可從飛行記錄器傳輸即時數據流。科學家說,巨量資訊已可即時串流,黑盒子早該淘汰。新的飛行記錄器從客機起飛就啟動,所有資訊即時進入資料庫,飛行途中不斷傳輸到衛星,再傳到地面控制中心。
能輕易追蹤並聯繫位在「盲區」飛機的衛星科技,如今倍受關注。歐洲及北美團隊已在研發新系統,以更精確找出飛機位置及飛行路徑。新系統將使用以衛星為基礎的感應器,而非陸上雷達,接收飛機發出的訊號。
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前主席羅森克說,「技術已經有了,問題就在,有沒有承認這件事情很重要的政治意願。我們還是得先找回黑盒子,寶貴的時間正在被浪費。」
軍用飛機的飛行數據記錄儀,可在墜毀時與降落傘一齊彈射,發出衛星信號,即刻傳輸飛機的身份與位置信息。不過,在商用飛機加載彈射系統,需要重新設計飛機,耗資巨大。
透過衛星的高效黑盒子已提出多年,但未被採納,理由是需要太多頻寬,全世界約兩萬架商用飛機,全部覆蓋的成本太高。此外,飛機失事率低,也被認為無此需要。航空界人士說,「這是一次偶發事件,沒有迫在眉睫的風險。此外,收集這些數據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全民公敵 比現實厲害
不過,衛星影像也不像《全民公敵》裡那麼厲害,以難以置信的細節,追蹤威爾史密斯一個人在街上逃跑的行蹤。這次搜尋馬航,多國動用衛星拍到的「飛機殘骸」,最後都被證實為非。
另外,傳送飛機行蹤的自動訊號會被人為切斷。現代飛機有大量精密設備,包括兩個應答器,與空管人員溝通和報告位置。但很容易遭外部人員破壞,或者被任何了解飛機操作的人關閉。
紐約九一一攻擊時,恐怖分子控制四架客機的駕駛艙後,首先做的就是關閉應答器,這樣飛機就不會正確顯示在雷達上。當時航空安全專家就建議,應答器需調整為無法人為關閉。
美國專家伊斯特布魯克很遺憾:「近十三年後,一切照舊。馬航又是應答器被關閉。」關掉應答器很簡單,副駕駛左邊有個簡單的旋轉開關,一轉就關上了。
自動應答器 不能關閉
為什麼應答器可以開關?飛機停在地面時,應答器須關閉,以免發送信號干擾機場雷達。近來,各大機場安裝了地面掃描雷達,不會被滑行道上的應答器干擾。像馬航這樣的大型客機位於這些機場時,完全不需關閉應答器。
現代噴氣客機大部分時間是自動飛行,伊斯特布魯克建議,飛機應安裝無法關閉的應答器,才能持續傳送資訊。他說:「既然可以放心把整架飛機、數百個生命交給自動駕駛,為什麼不相信自動化、不能關閉的應答器?」
新的機型能在海洋上空飛行更遠,位於盲區的時間更久,新研究已展開,預計二○二○年之前,衛星系統將提高飛機追蹤的精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