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兩手策略 美國看不下去

戴定國 |2014.02.09
1249觀看次
字級
 去年八月,德國示威者高喊口號,反對極右派的國家民主黨。
 前年,在度本右翼民主黨領導人選舉中,前貿易部長海江田萬里(左)與即將離任的首相野田佳彥(右)舉起拳頭打氣,姿勢頗像納粹行禮。
 去年,右翼份子扮成二戰日本士兵,拿著太陽旗站在靖國神社,紀念戰敗六十八周年。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引發中韓強烈批評,美國錯愕之餘,罕見地聲明「失望」。近年來有多位日本首相參拜過靖國神社,但美國從未發表過官方評論。

 詭異的是,安倍在激怒中韓後,積極推動與中韓領導人舉行高峰會。在此幾近撕破臉時刻,屢屢遭拒試是想當然爾的。一月二十三日,瑞士舉行的達沃斯論壇,韓國總統朴槿惠發表演講,日本首相突然進場,坐下聆聽。兩人沒有互動。韓國政府表示:「安倍是在作秀。」朴槿惠始終拒與安倍見面。

 讓你火大再與你握手

 安倍稍後在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說,解釋參拜靖國神社,仍要求與中韓對話。中國直接回絕:「領導人很忙,要有更多時間做有用、有效的事。」北京批評,日方拒不承認錯誤,卻又到處說中國壞話。

 安倍近日在國內外多次指責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發展軍備,已成「軍事崛起」,引起亞洲鄰國不安。他在達沃斯論壇還稱,必須遏制在亞洲地區無限制的軍備擴張,應實施公開、透明、可驗證的軍事預算。

 但安倍不提日本軍力。前年日本參院批准「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設置法」,新增「安全保障目的」條款,迥異以往規定的「限於和平目的」。分析家稱日本是為發展核武做準備,韓國媒體紛紛發表社論,高度緊張。

 安倍上台後,打著「積極和平主義」旗號推行「安倍軍事學」,企圖從根本改變二戰後的日本安保政策。他渲染「中國威脅論」推高緊張。「積極和平主義」的內在邏輯是:中國威脅上升,日本需要為地區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為此需要行使集體自衛權。「積極和平主義」實質是一套具備攻擊性的安保理念。

 安倍軍事學攻擊理念

 部分日本人一直謀求修改和平憲法,這是美軍佔領時期簽署的,禁止擁有軍隊,這些人主張「建立擁有軍隊的正常國家」。但日本實際早有軍隊,只是沒有名目而已;這些日本人在意的是「正常化」,要宣示國家主權,希望軍隊從「防衛」轉為側重「軍事」。日本擔心中國「軍事崛起」,中國又何嘗願見日本「再度武裝」起來。

 美國《國防防務周刊》去年公布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排名如下:美國第一、俄羅斯第二、中國第三、英國和日本第六。海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法國和中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排名第四,早已是西太平洋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卻又開始新一輪造船計畫,主力艦將達四十艘,三年內還將建造兩艘航母,屆時將擁有四個准航母戰鬥群,成為僅次於美軍的海上軍事大國。又有一說,日本早在二○○八年,海軍實力已排名世界第二。

 軍事兩強美願捲入?

 二戰後,美日安保條約提供日本保護傘,美日軍演近年更以中國為假想敵。但一旦日本「周邊有事」,美軍一隻腳還踩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沼裡,真有餘力拔腿而起,重返亞洲發揮平衡、穩定作用?

 安倍在達沃斯論壇期間還稱,當前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有相似處,當時英德雖然貿易往來密切,但還是發生戰爭,中日需要引以為鑑。歐洲媒體報導說,這種類比並不特別確切,因為中國沒有德國那般擴張領土的野心,美國的國防預算也比當時的大英帝國要高出很多。

 安倍之說,引自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的〈回顧往事引發的憂慮〉文章,該文稱美國就像當時的英國,一個逐漸衰落的超級大國,無力保護全球安全。而其主要的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當時的德國差不多。日本則相當於當時的法國,是逐漸衰落霸主地位的盟友,區域性影響力也逐漸削弱。

 安倍引喻失當,東京立刻解釋,安倍意在強調日本與中國對話的重要性,並不是說目前雙方關係如同當年英、德兩國情況。

 美衰落無力保護全球

 一戰迄今百週年,有哪些最可怕的相似之處?英媒稱,目前的中美兩國就像是一戰前的德國和英國。美國就像是當時的英國,是個逐漸衰落的超級大國,已無力保護全球安全。

 北京表示,日本領導人對歷史的記憶不能錯位。「與其說一戰前的英德關係,不如直面歷史,深刻檢討一戰前乃至整個近現代史上對中國都做些什麼?」

 北京說,日本領導人以自己的行動關閉了中日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他應該向亞洲、國際解釋為什麼企圖修改和平憲法,為什麼極力擴充軍備?」

 分析人士說,安倍晉三可能錯誤估計了美國的反應。美國希望日本改善與鄰國關係,但美國無法主導。美國官員私下直斥安倍,甚至說他「挑釁」。

 安倍拿著美日安保條約當護身符,不惜把美國拖進戰爭漩渦。美國人雖向以超級強權和世界警察自居,但去年十二月的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的影響力已逐漸衰退,全球霸權地位也不如十年前。這是近四十年來首度過半數美國人「看衰」自己國家。

 歐巴馬外交政策連番失誤,尤其敘利亞危機方面,該民調也首次出現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管好自己的事」。日本若以為中日關係鬧僵,甚至若起軍事衝突,美國會出支援,極可能是一廂情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