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大國熱情不起來

戴定國 |2013.12.15
965觀看次
字級

 卡麥隆意在破冰,但所受招待冷冰冰。代表軍方的環球日報發表強硬文章:「我們發現,英國在中國歐洲外交中的『可替代性』很強,而且英國也不再是什麼『大國』,它就是一個歐洲老牌國家,適合旅遊和留學,有幾支好球隊。這最初是中國人生氣時的想法,但慢慢很多人的這種思維變成習慣。」

 環球日報提到,有人分析達賴問題,英法德形成默契,當有一家領導人見達賴,另兩家就同中國發展關係。隔段時間換一家領導人見達賴,這兩家又同中國走得挺近。」

 卡麥隆訪中時,海軍參謀長出現在日本,支持對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的立場,被質疑改善對華關係的真誠度。環球日報指出,「中英之間本來就不是真誠與否的問題,卡麥隆是出於他的執政利益和英國國家利益。」

 環球日報說:「卡麥隆來,政府自然要給他禮遇。但他也會發現,中國社會並沒有忘記他不久前的表現,因此輿論很難對他表現出熱情。英國敬中國一分,中國人就會還英國一尺。希望兩國今後再也別硬碰硬。」被稱小國沒有怒駁

 今年九月,二十國集團開會,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形容英國是個小島國,「那個小島,沒人放在眼裡」。卡麥隆怒駁:「英國也許是個小島國家,卻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有第四大最好的軍備,最具影響力的外交,最傲人的歷史。」這次環球日報的小國之說更不堪,卡麥隆卻沒動氣,只輕描淡寫帶過。但金融時報副主編馬丁沃爾夫疾呼:「民族主義的雄心壯志,和歷史上曾蒙受屈辱的憤懣,是人之常情;但為了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習近平先生應該三思,然後止步,因為這實在太危險。」

 沃爾夫把十九世紀歐洲和今日東亞做比較,認為面對同一個挑戰:崛起的威權國家和減弱國家間的對峙,能否保證全球經濟持續?另一個挑戰是互不信任,新興力量的行動加劇了衝突爆發的風險。沃爾夫意指中美日間的緊張。

 有中國網友反駁:「評論人用意識形態分析中英關係,是不客觀的。卡麥隆在北京的表現當然是為英國本身利益,大丈夫能伸能曲,是個好首相。而中國崛起,是文化蘊育深厚,一旦學會資本主義,必然會超越並修訂資本主義,從而發出巨大能量,這是事務發展的規律。」

 英國衛報社論也談歷史,說英國一八七六年在中國修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如今中國將到英國參與高鐵二期建設,風水輪流轉。而卡麥隆「歷史感不強」,站在李克強總理身邊宣布消息時,「是否想到這苦澀的一面。

 衛報強硬指出,英國的科技和工業還不致無足輕重,對照十九世紀,中國的優勢也沒那麼先進。因此,英國在人權和西藏問題上,對北京過分遷就、過度謙恭和不講原則,跟「奉承討好」差不多。

 每日鏡報更批首相「雙重標準」和「兩面派」,前不久在斯里蘭卡舉行的大英國協高峰會,批評斯里蘭卡侵犯人權,「這次卻被中國嚇住,保持沉默。」其實每日鏡報忽略了,卡麥隆當時有批評斯里蘭卡,但當場被嗆,請他不要干涉內政。

 英媒談史網民嗆聲

 BBC中文網也談歷史,中國網民留言頗多,有網友說:「人民在上世紀的確蒙受屈辱。現在中國政府是在提醒那些國家:再也不是當年的中國。」

 另有人說:「到英國建高鐵的事,更讓人聞出酸溜溜的味道。一百年前西方列強到中國,不只是建鐵路,而是用炮艦壓迫,到處瓜分地塊,訂租界,搶東西。現在中國人要到英國建高鐵,就是正常的做生意而已,英國大可以不建或者找別人來建,中國人沒有強迫。」

 與學童打桌球卡麥隆展歡顏

卡麥隆訪中,嘗試用足球外交緩和氣氛。足球是英國最大且最受歡迎的「出口商品」,英超聯賽與中國簽協議,將與中國足協共同培訓逾兩百名教練與裁判。眾所周知,習近平是個足球迷。

 卡麥隆最後行程到成都,短短六小時裡,遊覽了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在茅屋前的青石凳上,喝了當地特色的「蓋碗茶」,細細品味四川名茶「碧潭飄雪」。

 因為避談人權問題,卡麥隆被國內媒體批軟弱,又遭中國媒體冷對待,一路緊繃著臉,至此終於鬆開了臉頰肌肉。

 他到成都一所小學,與小學生擊掌,笑得很開心。他給學生上一堂英語課,還打乒乓球,與小六女生王逸婷搭檔,贏了一記球,高舉球拍歡呼,像個大孩子。

 二○一一年歐巴馬訪英,跟卡麥隆到倫敦一所中學參觀。歐巴馬一時興起,跟卡麥隆脫下西裝,和學生打桌球。

 卡麥隆去年訪美,為了回敬,特別請英國運動用品公司「鄧錄普」製作乒乓桌,送給歐巴馬。結果英國媒體調查發現,這張桌子雖然是百年老廠的產品,產地卻在大陸,有點尷尬。

英相開微博 被問何時歸還文物

 卡麥隆訪中前在新浪微博開設帳號,第一篇貼文用中英文寫下:「Hello中國的朋友們,我非常高興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後的訪華!」英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立即轉發,並留言說「大老闆來微博了」。

 第一篇貼文被轉發兩萬多次,評論一萬多則,其中有網友說:「別空著手來,記得帶禮物。」這可能只是一般問候,所謂禮物只是玩笑。

 但一個網友挑明了說,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達兩萬三千多件,大部分是八國聯軍時英軍非法掠奪的。這位網友問,「英國何時歸還這些被非法掠奪的中國文物?」

 卡麥隆到北京第一天,出席多項官方活動,並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它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更名多次。

 中國國家博物館已有將近百年歷史,一九一二年設立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一九一八年,遷到故宮的端門與午門,一九二六年正式開館。一九四九年改名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一九五八年,在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館,隔年竣工。

 新聞只報導卡麥隆去參觀,其他隻字未提。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英法聯軍洗劫、焚燒圓明園仍然是一件傷痛,是中國遭受列強欺凌的一個重要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