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莫拉克災區重建何其慢

 |2013.07.19
1577觀看次
字級

又到颱風季,政府繃緊神經防颱。將近四年前重創台灣的莫拉克風災至今令人餘悸猶存;也是政府宣導防颱的最佳材料。但直到現在,還有三條毀於莫拉克的省道沒有修復完工。

莫拉克狂掃台灣的恐怖景象與造成的災難,是台灣慘痛的記憶之一,六百七十多人罹難,財物、農業損失難以計數,政府為了災後重建,不但成立重建委員會,並通過《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編列巨款,以求加速重建速度。

那次風災最嚴重的受災區多在原住民居住的山區,颱風所經之處,路毀橋斷,甚至滅村!部落生計也因此大受打擊,主要是其賴以為生的重要來源觀光產業因路不通而停滯。交通部為了重建各種鐵公路及觀光產業損失,特別編列了二百四十二億元,執行期限自民國九十八年到一○一年。

然而,至今仍有三條重要省道未完工,經過原住民部落的,包括台二十、台二十一、台二十四,那瑪夏、桃源、復興、勤和、霧台等部落仍處於交通隔絕的狀態下,當然也就沒有觀光客上山。

據霧台當地部落居民表示,風災前,遊客絡繹不絕,每天平均二十輛遊覽車到訪,民宿常滿,各種手工藝品熱銷,觀光成為部落最重要的經濟收入。風災後,因為道路不通,許多店家關門歇業至今,居民必須下山謀生,部落死氣沈沈,景象蕭條。

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的解釋,山區重建工程嚴重落後的主因是,山區本就環境艱險,施工困難。如台二十四線霧台的谷川大橋原橋被沖毀,河床被大石墊高,新橋橋墩高達七十五公尺,成為全國最高橋梁,施工困難度可以想見。

這些理由民眾也能了解。但如果和五十年前工法更落後、條件更艱險的中橫公路比較,中橫的路線直接貫穿中央山脈,施工地點海拔從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穿山洞、過橋梁,施工之困難,舉世聞名。但是,中橫從民國五十六年開工到完工,只花了三年九個月,還比預定工期提前半年!

莫拉克風災中受損的道路,重建工程會比興建中橫公路困難嗎?南橫公路也只花了四年四個月就完工。目前未完工的台二十線等三條道路,施工長度與難度都遠不及中橫與南橫,但施工時間卻超過四年,尚未完工。

颱風災區道路、橋梁重建工程,不只是地圖上的一條線或工程報表上的數字與百分比而已;每一公尺的推進,都代表原民部落所有居民的生計與期待。有居民說,看著橋梁一點一點的延長,就好像看著蝴蝶逐漸展翼,代表著希望與未來,非常令人期待。他們因此學著煮咖啡、餐飲烹調,或整理民宿,「我們準備好了!」

在困境中仍不放棄希望的原民,精神令人感動,握有廣大資源與權力的政府交通單位,你們要什麼時候才準備好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