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迎接巨量資料的時代

 |2013.07.20
2794觀看次
字級

社論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巨量資料(Big Data)的運用成為下一波創新與競爭力的關鍵。美國白宮去年三月宣布投資二億美元,啟動「巨量資料研究與發展計畫」,主要進行巨量資料分析,以及在醫療、天氣、教育及國防等領域的運用;台灣在這方面也要加快腳步,政府部門應主動開放相關資料庫,鼓勵業界投入更多資源,共同迎接巨量資料時代的來臨。

二○一三年被視為巨量資料實踐元年。所謂巨量資料,又稱大數據、海量資料,具有大量、輸入與處理速度快、資料多樣性等特點,透過最先進的電腦科技,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擷取、管理、處理並加以整合,幫助政府或企業經理人擬定更佳決策。

巨量資料經過轉化成為有用的資訊,可運用於運動比賽、金融投資與醫療領域。以網路搜尋起家的谷歌、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等,巨量資料的應用富有經驗,可以對準目標讀者強化廣告效果。

舉例說,全球每年至少二十五萬人死於流感,防範流感的擴散為各國政府在公共衛生上不能忽視的議題。如果能夠提早偵測到流感即將爆發,可以降低衝擊。二○○九年,谷歌工程師成功地運用搜尋引擎的查詢數據,預測美國在冬天將爆發流感,其預測的速度比官方來得快,成防治流感的一項指標,後來這項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近年來社群網路快速崛起,利用社群網上巨量資料的研究、分析與測試,也具有學術與商業價值。知名便利商店羅森蒐集社群媒體大量資料進行分析,調整行銷策略,以增加獲利。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銘憲指出,國內已有多個單位正進行這方面研究,將來可發展成各種手機應用軟體。

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與電腦科學院教授谷泰格(John Guttag)指出,巨量資料必須經過特別的程序擷取有用資訊,才能進一步變成有用的知識。他預估,未來十年,巨量資料對醫療有突破性的貢獻,不僅協助醫師做更好的診斷,幫助藥廠開發療效更佳的新藥,同時減少醫院、健保系統的浪費。

企業善加運用巨量資料,可以產生巨大價值,開發無限商機。谷歌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日前在時代基金會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舉行的「巨量資料科技與應用高峰會」中指出,電子商務、資通訊產品製造、健康保險和零售等產業,可以透過巨量資料的運用與加值,開發出龐大商機。由於這四大產業在台灣已有相當基礎,是台灣進一步發展巨量資料的機會。

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是產業升級的動力泉源。在發展巨量資料方面,多位學者專家建議,政府應主動提供開放資料庫(open data),把可以開放的資料以標準化格式公布出來,讓民間加值應用,目前政府雖有初步規畫,但尚未建立標準化的開放平台。在巨量資料發展初期,期盼政府積極建立完善的開放平台,做為民間開發巨量資料的基礎,以創造台灣下一階段的榮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