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口問題新挑戰 |2022.07.18 語音朗讀 145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最近相繼有兩份針對全球人口的研究報告出爐,不但有助於了解世界人口的現狀,更重要的是得以掌握未來全球人口的新趨勢。一是聯合國發布的「二○二二年世界人口展望」,預測全球人口將在今年十一月十五日突破八十億人,二○八○年達到最高峰突破百億人,此後就維持平穩,到本世紀結束前,預估人口都會在一百億人左右。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指出二○六四年全球人口將達到九十七億的峰值,然後開始下滑,到本世紀末下降到約八十八億人。兩份報告的預測不盡相同,但都指出了未來全球人口的幾大趨勢,包括:一、雖然未來五十年全球人口仍然繼續成長,但目前人口的成長速度,是自一九五○年以來最慢的階段,二○二○年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全球人口成長非常不平均,預估從現在到二○五○年間,有六十一個國家人口將比現在少百分之一以上,特別是歐洲和東亞國家;而八個非洲與東南亞國家:剛果、埃及、衣索比亞、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及坦尚尼亞,人口則持續成長,占同期間全球人口增長的半數以上。圖/法新社三、非洲人口快速增加,預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將從二○一七年的十點三億,到二一○○年增加到三十點七億,北非及中東人口也將增長。彼消此長之下,到本世紀末,非洲人口將占到全球一半。四、印度人口明年將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預測今年印度人口達到十四億一千二百萬人,大陸則為十四億二千六百萬人,明年印度人口將超過大陸;到二○五○年時,印度人口為十六億六千八百萬人,大陸則滑落到十三億一千七百萬人。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這樣的全球人口新趨勢,又衍生出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即人口的成長多寡,對經濟發展是好是壞?以中印人口的比較為例,多數專家都認為,印度的人口結構最終可能會更具優勢,因為印度的出生率屬於「緩步下降」,年齡層分布更為平均,使得印度可享有人口紅利,吸引更多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而大陸則因一九七○年代末推出的「一胎化」政策,現在得面臨嚴重高齡化問題。印度2023年人口將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圖/美聯社相反地,非洲國家雖沒有高齡化問題,卻得面臨人口快速成長導致的貧窮、飢餓,教育與衛生條件不足,及都市擁擠等問題。俗稱的人口紅利,並不完全適用於非洲地區。還應該注意的,是全球人口與氣候變遷的問題。由全球一千三百位科學家組成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在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人類行為是過去五十年來造成地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所謂人類行為,最主要就是人口壓力造成的大量碳排放。從這個角度來說,全球人口成長趨緩,對保護地球其實是好事。至於個別國家面臨的挑戰,無論是高齡化或人口膨脹壓力,則需要切中問題去改善。這也意味著,在全球人口新趨勢下,對個別國家的競爭力,將帶來新的考驗。 前一篇文章 社論--學術倫理的最後防線 下一篇文章 社論--東引慢城與和平發展 熱門新聞 01國際IP高人氣 本土IP恐難翻身2025.03.1702【營養專欄】 長期茹素易缺這些營養素 營養師教你聰明補!2025.03.1503數位化衝擊 丹麥停止送信2025.03.1804【故事你與我】 反挫敗秘笈2025.03.1705【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2025.03.1506黃玉珊 將台灣女性影展推向國際2025.03.1507淡淡三月天 杜鵑的美麗與哀愁2025.03.1808【人間小品】我和我心愛的右腳2025.03.1909醫師也患脂肪肝 靠「它」化解健康危機2025.03.1510東京佛光人贈輪椅 關懷弱勢團體2025.03.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社論--海鮮與海峽的距離社論--裴洛西風雲社論--「一生懸命」與「命懸一線」社論--發揚台灣的特色資本社論--慶端午,獻上深深祝福社論--火速準備 預防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