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驚傳出現狂犬病,雖然目前還只是停留在野外動物感染的階段,尚未傳出有寵物或人類病例。但這次又是由非官方人士揭發,國人才知道這個事實。而過程中,又出現官方隱匿的老問題,問題又出在農委會!
狂犬病毒是人畜共通,而且不只犬隻會感染,貓類也會感染,這又是民眾蓄養最多的寵物,不能不小心防範。台灣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未曾出現動物或人類的狂犬病病例,防治成績算是不錯的,在這次發現山區鼬獾感染狂犬病之前,全球只有十個國家不是狂犬病疫區,台灣就是其中之一。可惜,這項紀錄一夕破功。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這項重大防疫警訊不是由官方單位農委會發布,而是要靠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在臉書發布消息,社會才知道?施文儀指出,農委會去年五月就在溪頭發現疑似感染狂犬病的鼬獾,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通報疾病管制局,是隱匿疫情。
令人擔心的是,溪頭是知名旅遊區,一年不知有多少人前往遊玩。在溪頭發現感染了狂犬病的野生動物,遊客或當地居民都被暴露在被咬傷感染的風險中。政府理當重視這個訊息,提早發布、讓民眾知所警覺。
農委會辯駁,由於國內已經五十年以上沒有狂犬病病例,因此第一時間「沒有想到」是狂犬病,直到今年才想到有狂犬病的可能,展開檢驗。直到上周,檢驗發現狂犬病病毒反應是陽性,確定國內狂犬病死灰復燃。這個過程顯示,從發現到確認,竟然超過一年,防疫單位的警覺性實在太低,讓人不免擔心國內防疫網到底還有多少破洞?
狂犬病屬於國內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如果人類被咬而沒有即時治療,致死率百分之百!台灣一旦發現確認出現動物或人類病例,就必須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因此進入狂犬病疫區名單。
其影響是,飼養寵物的民眾必須提高警覺,帶寵物施打疫苗,一個月內要打五針,每年補打一次,非常麻煩。而台灣也要經過二年沒有動物或人類病例,才能自疫區名單排除。國人如果要帶貓犬等寵物出國,或有國外要領養台灣的流浪貓狗、養殖單位要出口,都必須經過半年的隔離檢疫,增加大量的經濟與社會成本。
農委會隱匿或延誤通報疫情已經不是第一次,對於近年引起全球高度警覺的禽流感,農委會也有隱匿的紀錄。早在二年前,民間人士就發現有雞隻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已經拍成影片《不能戳的秘密》並公布,甚至把病雞檢體都送到農委會了,但農委會仍否認其存在。直到媒體廣泛注意後,農委會眼看紙包不住火,才展開調查,承認確有其事。
第一次「不能戳的秘密」,導致農委會防檢局長許天來下台。如今,農委會又發生「不能戳的秘密part 2」,一再的輕忽疫情防治,置全民於感染風險,這種不知記取教訓、一犯再犯的情形,不能用疏忽來解釋,政府必須正視農委會的不良紀錄,給人民一個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