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苜蓿芽、紅扁豆芽……,您吃過哪些芽菜呢?
每年到了春夏或夏秋間,新鮮時蔬多半青黃不接,適合發點芽菜應急。當世人觀念還停留在花生發芽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想法時,花生田裡的抽芽花生,早已是農家祕
而不宣的養生食材。
採收花生時再怎麼細心,拉拔翻撥中,總是會有些散落在田裡;這些深埋土裡,拔也拔不起來的花生就會慢慢抽芽,有的長三、四公分,有的可達十來公分,沒有出土見光的花生仁,會變肥大、同時向下長一點點鬚根,花生芽身則是圓白粗胖,和綠豆芽或是韭黃大不相同;稍微露出地面的花生芽莖會轉成綠色,口感就差多了,我們一般都不吃的。
研究中,花生芽所含的白藜蘆醇成分僅次於紅葡萄酒,是繼紫杉醇之後的綠色抗癌物質之一,此外蛋白質、粗脂肪、礦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微量元素含量更是豐富;花生芽是窮苦人家最好的營養來源,自古就被文人雅士稱為「長生果芽」或是「萬壽果芽」。
在家自行培育花生芽時,我會先挑選「對的種子」、乾淨的水和密閉容器,只要留意:培育環境避免持續高溫、一天過水2~3次降溫,約5~7天後就可收成。
芽菜的營養全源自於小小的種子,而一般種子行等店頭賣出的多為化肥、化藥、賀爾蒙養成的種子,是空包彈的營養,孵出來的芽菜口感是水水空空、沒有質地的;若只需孵一個晚上就能收成的芽菜,少不得還附帶了殺草
劑稀釋的賀爾蒙,這樣種仁才能急速萎縮、根鬚短小;殺菌劑、漂白水或螢光劑的添加,才能讓芽菜從上午到下午,賣相仍好看、根部不會褐化。
我們在店頭採購的時候不僅是信任店家,也要懂得選辨對的種子或食材呀!
長成於生態豐富處的種子,顆粒不一定大,但能孕育出營養完整的芽菜,它們的口感是紮實、清甜甘美有後韻,耐咀嚼、也耐烹煮,每一口咬下去可不是老化的纖維,而是有料、有嚼勁的。尤其是花生芽,不但芽莖脆實、附帶的種仁也是肥美好吃的。
沙嗲肥芽
材料:
花生芽180g、沙茶醬1茶匙、花生油1大匙、六烤竹鹽1/2茶匙(若用三烤竹鹽或一般鹽則用量減半)、 香椿醬1/4茶匙、乾香菇1朵
作法:
1. 乾香菇洗淨不需泡水,切絲後備用。
2. 花生芽全部洗淨備用。
3. 熱鍋入花生油1大匙,香菇先炒香,接著
花生芽全部下鍋拌炒至稍微軟化,熄火。
4. 沙茶醬1茶匙、六烤竹鹽1/2茶匙入鍋拌勻。
(鍋內餘溫才不會讓沙茶醬的顏色加深)
5. 上桌前點綴綠油油的香椿醬,即可食用。
貼心叮嚀:
˙食用前務必用乾淨的水清洗芽菜。
˙花生芽莖肥粗、厚實,故快速汆燙後,也僅僅是表皮熟化,若再佐以味道濃厚的醬料,即十分可口。
˙花生芽涼拌、炒食、煮湯皆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