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畢業生正面對殘酷的現實,因為勞動市場不景氣,使年輕人拿著大學文憑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迫屈就低階職務。
二十三歲的布雷索取得創意寫作學士學位後,應徵公司大都嫌他缺乏工作經驗,或質疑創意寫作學位的實用價值,他只好先在一間咖啡店上班,結果一做就做了兩年,月薪勉強比最低薪資高一點,還得靠父母接濟。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佛里曼表示:「有大學學歷通常會比一般人賺更多,但不是人人皆可。」他也預警,大學畢業生的失業問題恐怕助長學貸泡沫,因為美國學貸總額已超過一兆美元。
調查顯示,西部是大學畢業生失業最嚴重地區,平均每五人就有三人失業或屈就低階職務,其次是阿拉巴馬州、肯塔基州等東南地區。反觀德州等南部地區,大學畢業生謀得技術性職務的比例較高。
就全國來看,二○一一年約有一百五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失業或屈就,相當於同年齡層大學畢業生總數的五成三,是過去十一年來最高比例。
除了就業市場不景氣,科技發達也讓昔日仰賴人力的中階職務被電腦取代,使學歷不高不低的大學畢業生淪為服務生或收銀員,這是原屬高中學歷的工作。
美國政府曾預期,二○二○年前,職缺最多的三十大職務類別中,只有三項類別要求大學以上學歷,其餘幾乎都是零售、速食餐飲或卡車運輸這類勞力密集職務類別。